![ARTRON LOGO](http://pubunder.artron.net/pubimgs/news/artron_logo.png)
逝世后陈逸飞作品的市场表现
2007-04-09 16:31:27 李静
(雅昌艺术网讯 本网记者)2005年4月11日,陈逸飞突然撒手人寰,这一消息顿时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论焦点,而陈逸飞作品则变得炙手可热。但在当时,很多拍卖公司的春拍筹备已经进入最后阶段,短时间内征集到陈逸飞的重点拍品非常困难。画家的逝世来得很突然,拍卖价格上涨是必然的。当时,也有业内人士预测,因为拍卖公司在拍品上的准备不足,买家在心理等方面也无法很快适应,2005今年春拍中的上涨可能比较有限。事实并非如此。 四次大拍四种境遇 有长期油画拍卖历史的中国嘉德每年都会有陈逸飞的作品上拍,《有阳光的日子》就是在陈逸飞去世前就已经决定上拍的,这也是画家后期创作的西藏题材作品的代表。中国嘉德2005年春季艺术品会“中国油画及雕塑”拍卖现场异常火爆,拥挤的人群中有不少是专为陈逸飞的遗作而来。这件以68万元的起拍的《有阳光的日子》最终创下440万元的纪录时,现场的所有人都难掩激动之情。当时的嘉德油画部主管高园说:“以前嘉德拍过陈逸飞很多很好的作品,价格都在两三百万元。当然这幅《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很好,但按照以往的市场惯例价格也应该在两三百万。能拍到440万,还有另外一层因素在里面,肯定跟他的去世有关。”而这张《有阳光的日子》索引领的中国嘉德“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的170多件艺术品总成交额高达7643万元,嘉德公司总经理王雁南说:“这是嘉德成立11年以来最好的一次,很多艺术家都创了纪录,特别是陈逸飞,相信以后这方面拍卖的走向会很好。”上海崇源2005年春拍6月如期举槌,刚刚征集到《大提琴少女》时,崇源公司还有邀请陈逸飞同时进行发布的打算,陈逸飞去世后,《大提琴少女》成为全国媒体追逐的焦点。以180万元起拍,最终由电话委托以550万元的价格获得,将一个多月前中国嘉德春拍中《阳光灿烂的日子》创下的440万元纪录再度改写。上海崇源拍卖公司总经理季崇建在拍卖结束后表示,550万元的成交价在意料之中,这位场外委托买家事先曾跟他们有多次接触,表示为了收藏这幅画作花多少钱都愿意。对于买家身份,他透露是陈逸飞生前的挚友,来自中国大陆。 2005年的秋拍成为陈逸飞作品价格的一个集中上涨期,很多拍卖公司的油画专场图录均以陈逸飞作品作为封面,面对征集上的困难,甚至有拍卖公司找到陈逸飞作品的收藏家,表达“借”一件撑门面的意愿。雅昌指数显示,2005年的11月、12月,共有34件陈逸飞作品上拍,成交28件,总成交额6600多万元。但就高价而言,仅有当时的保利上海推出的《晨曦中的水乡》以671万元成交。到了2006年春拍时,市场依然前行,大众的关注却在降低,《玉堂春暖》以1100万元锁定陈逸飞个人拍卖纪录,拍卖现场已经基本没有摄像机和闪光灯。 2006年5月、6月,共有24幅陈逸飞作品上拍,20件成交,总成交额5000万元左右。 2006年秋拍被看作陈逸飞作品的市场滑坡期,没有高价产生,成交率降低,热烈追求当代艺术的背景下,陈逸飞现象似乎已经成为过去式。 市场稳定的三个理由 去年秋拍过后,一位陈逸飞作品的收藏家表示,流拍现象跟市场重点的暂时性转移有关,所有的目光都投向当代艺术时,对以陈逸飞为代表的写实油画的关注就略有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一蹶不振或停滞不前,主要的论据便是2006年秋拍时,纽约苏富比推出的几件陈逸飞画作均以高价成交。 理由一:陈逸飞的名人地位 康熙、乾隆的书法作品市场行情较好,有专家表示,这其实是源于收藏家常有的希望被认同的心理。“可能大家对赵之谦并不了解,但提到康熙、乾隆皇帝却是无人不晓,认同感强,在他们的书法作品又达到一定水平时,被追捧也是正常的现象。”他这样分析。陈逸飞被看作艺术家中成功商业运作的典型,同时也是普通百姓眼中的明星。多年来艺术市场的运作,又让人往往把这位明星的作品直接等同于天价,名人地位奠定了陈逸飞作品的市场基础。 理由二:陈逸飞作品的高价 哪怕是小幅作品,也往往价值几十万元,重要作品更是要以百万元计,再加上陈逸飞的作品数量并不算多,很难由所谓的“操盘手”的运作。没有更多的筹码,没有更多的利益空间,让陈逸飞作品可以免受炒作的影响。 理由三:海外画廊代理经历 去年秋拍时,有观点认为某些写实油画的流拍源于缺少画廊代理和市场规划。从这个角度讲,陈逸飞算是写实画家中的异类,跟纽约哈默画廊、伦敦玛勃洛画廊的合作让他成为中国艺术家中较早走向国际化的。规范的操作和长期的国际市场积累也是让他作品市场稳定。 本稿为雅昌艺术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刘晓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