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烈《八女投江》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主办的王盛烈先生作品展在清华美院B区大厅开展。本次展览展出了王盛烈的《八女投江》、《海风》、《道士》、《炉前工》等70余幅作品,展示了一位具有使命感的艺术家辛勤创作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王盛烈先生作品的个人特色。展览从4月16日开始,将一直持续到4月30日。 王盛烈先生生前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辽宁中国画研究会会长、中国同泽书画院院长、鲁迅美术学院王盛烈艺术中心主任、鲁迅美术学院终身教授。王盛烈先生于2003年逝世。 除了中国美术馆,清华美院是王盛烈先生作品储存最多的地方。清华美院绘画系教授王铁牛是王盛烈先生的长子,父亲大量的画作就在他宽绰的工作室里整齐叠放着。当年一本本的速写笔记,也在案头的抽屉里保存着。 王盛烈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鲁迅美术学院任教,曾做中国画系主任,副院长。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就深入生活,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时代精神的美术作品,并奠定了他一生艺术教育的学术基础,如已成为红色经典的《八女投江》、《海风》等。这些早期作品之所以为红色,是因为它们洋溢着为革命而献身的激情;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们浓缩了我们在一个特定时代的审美追求。 《八女投江》再现了当时东北抗日联军8位女战士视死如归,为了不遭敌人践踏而集体投江的悲壮一幕,创作距今50年,作者时年34岁;《海风》一画则塑造了一群海疆姑娘不爱红妆爱武装的飒爽英姿,创作距今45年,当时作者也年仅39岁。 王盛烈先生早期习油画,这为他后来的水墨人物写生和创作打下了基础,在之前,徐悲鸿、蒋兆和等前辈艺术家的实验已成绩斐然,他们用光影、结构和体量为诉求的西式素描来推动中国画的改革,但又矜持传统的技法和观看方式,让“水墨”由此获得了与油画对等的形式意义,而内容则转向了典型生活和典型人物的叙事刻画,并由此奠定了现实主义风格在新中国的主流地位。 王盛烈先生在年轻时就深得前辈教诲,勤于实践,承上启下,功绩卓著。晚年的王盛烈先生始画山水,目光从人间转向了自然,合乎逻辑地选择了山水寄情,笔墨随性,并在跋中叹道:“看云识变化,人间天上同”,后又好画荷,跋是“听得池荷几番声”,似乎在儒道之间,逐渐偏向了心境的淡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