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林书民做客雅昌艺术网CIGE现场访谈
2007-05-05 11:13:30 本网记者
艺术家 林书民先生 主持人:您好,林书民先生。今天我们采访的林书民先生是知名的华人艺术家,这次参加中艺博画廊博览会的主题展,我想问一下您在这个主题活动当中的作品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林书民:这次我参展的这个作品其实是我特意为这个展览而做的,也是首次发表,它的名称叫做“串流”。是跟现场的观众去做互动的作品。整体来讲就是让现场的观众他们拿着手机,然后把手机的短信息发出去以后,大概一分钟以后他们就会看到他们的短信息呈现在银幕上面。 主持人:这个作品是第一次配合画廊博览会而做的?还是您这个想法已经由来以久? 林书民:我其实是接到邀请以后,想要一个做新的创作,才想到这个作品。主要也是说因为我在中国的时间比较长,我也看到了……我们通常在谈一个全球化的现象,那是不是全球化之后觉得大家都一样,不见然。 手机其实是在过去10年来几乎改变了我们人的一个沟通方式的产品,它大大缩短了人跟人之间沟通的距离,不过它也大大拉开了人际之间的关系。我看到手机在美国尤其是我常住在纽约,在那边或者其他的欧洲国家是拿来通电话,在中国大家比较长的时间是在发信息。所以现在已经可以单指来操控手机。这个手指操控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上手的东西,可以变成是一个在观众场合里面很私秘的现象,也变成你在很多公众场所可以看到的一个场景。 主持人:这次这样的一个主题展,当中有六组艺术家和策展人来共同写作,您是其中的一组嘛,主题是一样的,创作的作品不一样?还是怎样的一个联合呈现方式? 林书民:我想主办单位定了这个主题,然后他们邀请六位策展人、六位艺术家针对这个主题来发挥,互相之间我们因为时间的关系,应该算是没有机会去互相沟通。但据我所知其他几位艺术家的作品都非常精彩,我曾经在很多几个大的展览上都看到过这些艺术家的作品。 主持人:这次您看了吗? 林书民:我在现场看了。 主持人:他们也是为这次中艺博专门做的精品吗? 林书民:他们应该拿的是作品里面跟这个主题能够契合的,可能不一定是新作,有几个作品过去看过,或者非常好的作品。 主持人:一般的话艺术家只出现在美术馆或者是一些公共空间里的,对于像中艺博这样有商业的色彩的画廊(艺术)博览会,您以前有参加过吗? 林书民:把作品放在博览会里面的主题区来展览,在97年的时候我就有过这样的经验。我也觉得这样的操作方式非常好,怎么讲?通常在一个艺术博览会里面,大致上是一种商业考量的呈现方式。可是我也去看了一些大型的国际博览会,他们的作品有些时候反而都是非常好的美术馆的典藏品。 其实一个博览会的作品本身的呈现,也乐意是到了非常高的美术馆级别的。 其实在一个艺博会里面,有些很好的艺术家,他们也有很好的作品,本身美术馆也在收藏他们的作品。那等于说我们看到好一点的艺博会通常他们的艺术作品层次就会高一些。 同样有一些作品其实可能不适合用艺博会的方式呈现,比方说录像这样的作品,所以像这次大会选择让这六组作品大致上都以录像的形式为主,通常在这样一个博览会上是比较缺乏的。 主持人:那像这样一个艺术上的学术活动,对于艺博会来说会有怎样一个定位,或者起了怎样的作用? 林书民:我觉得他的作用非常多面化,首先,利用不同的题材进入这样一个展场,让观众有更多的机会做一些比较。第二,加入创作学术的东西可以让大家在看的过程中,有一些研讨,有一些比较多的文本可以去思考,探讨。 其实本来艺术就有很多的面可以进入到群众,艺博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它跟群众很接近。有两个层面,看的觉得说这个东西跟他的生活可以贴近到一起,另外买的人会直接进入到他的生活。 这跟一般观众走进到美术馆看作品的动机是不太一样的。 在一个成熟艺术市场里面,包含拍卖、商业的博览会、美术馆、画廊,还有现在新兴的网络上的呈现方式,都应该非常密切的串在一起,才会成就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 主持人:那您怎么看待像艺术家、画廊还有艺术博览会之间的一个关系?作为艺术家来说您希望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林书民:我觉得其实很多成熟的艺术家他们都有很多的界面,会跟这些不同的界面连接到,都是他展现的一个窗口。但是有一些作品的形式比较限制,是因为比如说行为或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装置的形态,很自然就不太可能在这样一个比较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里让大家去欣赏。 所以对于画廊来讲也有一些取舍,我想这边经营的画廊也有很多特别的一面,也许他们就不见得非在这样一个场合呈现。 主持人:很多人认为在画廊博览会这种商业活动中进行一些主题展、研讨会会有一种走过场的嫌疑,这个词好象这是一种表面现象,不能深入的进行探讨,对于学术建设可能没有那么大的贡献。 林书民:我觉得这种东西在比重上当然也见仁见智,比方说双年展的同时你办了一个研讨会。 主持人:双年展是一个学术活动嘛本身; 林书民:可是双年展有大量的不是馆方主持的情况下的买卖,所以我觉得从事艺术创造不应该去反对商业,因为商业本身是让整个艺术市场变得成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在商业的操作上面,其实只要它在非常好的角度呈现给观众就好。至于你刚才你讲的学术,我觉得学术这个东西其实不一定……因为现在学术都是在学校这种殿堂当中产生的,它就很扩大、很难普及,等于说我们在中国有大量的美术教育要执行。 比方说在美术馆比较多的一些国家里面,他们的小孩子上美术课可能整个是拉到美术馆里面,他们就着一幅画去谈这幅画的背景。我觉得在中国成长的小孩就没有这样的成长优势,我们可能除非爸爸、妈妈特别有这样的素养带着他(她)去,而且美术馆也不多,美术馆本身展览的品也不够去构成一个艺术史。 所以美术馆本身、或者不同的馆能够加在一起完整的去呈现一个完整的艺术史风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美誉的过程,造成群众有非常多的接触机会。制造多一点的接触机会,让大家接触到美术教育是很重要的。 类似这样的艺博会,它可能吸引从来就没有买票进美术馆的这些人,他可以进入这样一个场所,接触到的艺术,我觉得每一个人感动的状况可能是不同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主持人:您对于国内的画廊博览会有怎样的一个预期呢?以后还会参加类似的活动吗? 林书民:我觉得参加非常好,我也觉得如果画廊的邀请可以更国际化的话,我们可以在这样的一个平台看到每一个不同区域的画廊,他们有他们不同的品位,有不同的对艺术家的选择,有不同类型的画廊进来,不同国家的其实会造成这里面的丰富性。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巴赛尔艺博会,跟内地的画廊博览会来比较的话,肯定是一个非常高大的一棵大树。在专业化的程度上可不可以提供一些借鉴的意见。 林书民:到大树也是从小苗开始的,他们有第一届到第二届,他们办了这么长的时间。我觉得其实我们看到30多年前中国也没有这个市场。就像你现在讲的,刚好随着经济整个的一个崛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他们当然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操作模式,包含它带进来的对整个对城市的影响,以及它在整个活动的期间塑造的互相之间的交流,这都是我们可以参考的。他们利用那样的一个活动,带动当地的其他艺术产业,包括在那个时期当中很多当地的画廊和美术馆,都会跟着这样一个艺术的实践去操作出这样一个主题区展出来,那样的话它织的网会更密一些,可以让大家在一个星期当中完全沉浸到一个艺术的氛围里面。他谈的都是这个,这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人进来。 主持人:是一个更为广泛的影响力嘛。
(责任编辑:刘晓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