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汪建伟做客雅昌艺术网CIGE现场访谈
2007-05-05 12:13:39 本网记者
艺术家 汪建伟 汪建伟:我是做多媒体的汪建伟,这十年干了很多,现在都没法决定身份的事情,我最怕别人问我是干什么的,所以你就当我是一个艺术家就行了。 主持人:您这次来到画廊博览会的现场,您刚才也说了好像不太合适,不适合在哪? 汪建伟:我还没有转这个地方,我是来参加多媒体实验论坛的。 因为我觉得像画廊这样一个机制在中国也是刚刚开始,画廊以后会有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现在这个机制才刚刚建立起来,我觉得各种形态的东西才慢慢形成,到目前为止在这个形态的很多画廊可能跟我是没太大的关系。 第二,我认为博览会应该是画廊展示它认为有意思艺术家给公众这样一种关系。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艺术家可以不来这种场所,因为跟你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且越是制度化的这种博览会,你很少看到艺术家。因为它是属于单位对单位,单位对社会。 因为你知道中国的画廊跟艺术家之间也没有太多的合约关系,所以说它基本上就会看到一个……因为我这次没怎么看。第一次看让我吃一惊,国外的画廊都有它自己的方向,这种方向是由它自己的艺术家所决定的。你可以认为它非常学术或者非常专业,有这么一个形态,而且这种形态可以说观念的或者是专门是雕塑的,属于摄影的,有这么一个方向性的东西展示出来。 主持人:很明显的风格。 汪建伟:这些艺术家和他们有长期的关系,你很难看见一个博览会里面会出现若干个一样的艺术家会在不同的空间。我第一次看见画廊的时候比较吃惊,比较好卖的东西有一半的画廊都展示同样的作品,这个时候我一直没弄清这个关系,这可能是刚开始。因为国外有些博览会,只接收跟画廊有合约的艺术家,这样就避免了一件作品,一个人的作品出现在几十个展位上。 主持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签约画廊。 汪建伟:我觉得这不是一个什么好事,像纽约乔西那样的大画廊区,一个艺术家我觉得一年在那个地方展示一次,已经是非常够了。因为这需要劳动,就是说越是好的艺术品,越需要长时间的劳动。其实很难想象一个艺术家在一个区域里在一年出现数次,而且数个不同的空间,那么我觉得可能是个过程,可能是有一些市场的因素导致画廊要这么去做。 就画廊本身而讲,还有跟中国的整个社会公众对艺术品的兴趣,尤其当代艺术品的兴趣我觉得也就是这几年,可能就是刚刚开始。这个里面有两个问题,就像五、六年前记者问我关于达利该不该在中国展,现在还是这个问题,对公众来讲特别有意义。因为在这以前公众只是看见后期印象派,你们拿达利这样的艺术家拿出来,让社会了解他的创作力,艺术家在学艺术的时候早就解决了,十年前就把这个超现实主义这个事情对于观念已经解决了,这就是属于系统了,对自己确实没有必要了。这两个问题不能混淆。 主持人:不同的人群的一个关系? 汪建伟:而且是不同的教育状况,不同的系统; 航天科学家不可能面对大众讲航天技术所有的知识原理,但是公共会以他们的公共经验来了解这样的知识背景是什么样的。 主持人:您觉得画廊博览会很大的程度上是解决教育的问题? 汪建伟:它是建立一个新的教育机制的问题,在这之前中国艺术家怎么展示自己的作品?没有博物馆,博物馆不太承担公众艺术家个体的这种交流,其实我觉得现在弥补这样的一个空间,现在当代艺术首先是教育系统;第二是展示系统;我觉得还有一个系统媒体系统。 这三个系统实际上真正把大众也好,艺术家跟大众也好,还是各种不同空间的艺术家也好,有一种真正的连接。 我觉得这三个东西不存在的话,很难谈大众跟艺术家到底有多大的关系? 主持人:所以就是您刚才说的意思是艺术家作为我们单位或者是元素参加到画廊博览会当中来是不太合适的,作为观众好象也不太合适,因为已经不需要这个知识系统了? 汪建伟:这个我觉得不见得,因为观众在博览会之前(普通的观众)很难走到艺术家的工作室离去。如果艺术家没有在艺术馆展示自己的作品的话,他也很难让观众认识到他的作品。 我觉得一个展示的系统包括美术馆、画廊,现在我们正在建立画廊的机制,有一些艺术家就是通过画廊跟公众开始见面的。就像你如果是艺术家在你的工作室里创作你的作品,能够在工作室看见艺术作品毕竟是少数。那么我觉得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在工作室完成以后,要展示自己,这样的系统以前仅仅是美术馆,而且是国家美术馆,现在有更多的、美术馆画廊,我觉得这是件很好的事情,艺术家会更多的选择,画廊也会更多的选择。 他如果把画作放到这样的空间,公众就会有机会。你想如果一个北京只有中国美术馆会是什么样? 主持人:就是我刚才好奇的说作为艺术家的话,来参加到这个画廊博览会当中来,只是参观,您有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汪建伟:这个主要就是根据艺术家了,就我个人来讲,我可能不来。好像跟我关系不大,这种关系不大就是说艺术家应该知道你艺术作品的形态,是不是适宜放在这里、适应展出。这样的话,当然有一些艺术家和可能跟作品类型有关,你比如说这次我注意到这是第一次可能唯一的一次有艺术家的工作作品和现场建立的画廊博览会。 主持人:您觉得合适吗? 汪建伟:我觉得很适合,就像我刚才说的中国正在逐渐形成一个当代艺术的系统,我觉得这个很重要,也许你今天看到的不合适,不合适是因为你用以前的经验来看这个问题,但是明年的时候可能会有更多的这样的作品,我觉得我们预测一下,我觉得前进就是好的。如果可能再过几年,有多媒体的艺术出现在现场,我来的合法性就更充分了,因为我觉得是这样的一种关系。 比如说做照片,平面的艺术家他跟画廊的艺术家比跟我们的关系要密切,这样的空间也比较适应呈示这样的作品。 主持人:如果没有这个多媒体实验室的话,您会到这次中艺博来吗?或者到其他的博览吗? 汪建伟:可能不会。 主持人:艺术家不是需要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来寻找灵感吗? 汪建伟:但是我有足够的方式来获得,每个艺术家是不一样的。你比如说有的艺术家可能在跟他的朋友谈话的时候可能会有灵感,有一些(艺术家)会在公共之间建立,还有的艺术家必须自己封闭起来,我是属于那种比较传统的,只能自己琢磨事情,琢磨透了以后才能去行动的。 所以我基本上做事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然后有很多事情在过程中就被自己给吃掉了,觉得没有必要再往下做。 我考虑艺术作品的过程需要一个很长时间,这个时间到了最后可能你根本就觉得没有必要再做下去,真正到你能做的时候,可能你做的时候觉得没有必要。 我是属于这样一个艺术家。 主持人:不断前进,不断变化。 汪建伟:我理解是这样的。 主持人:这次的话有这样的一个多媒体的实验室,现在好像很多比如说拍卖公司,或者其他艺术市场的相关机构也在看好多媒体(影像艺术),您怎么看这个? 汪建伟:我来之前没有这样一个信息,这是一个好信息了,尤其是对我们来讲,我们以前一直是入不敷出的。为什么?就我刚刚做的这个作品需要16万,但是我自己掏钱来做,但对它的市场多久能接收它我没有把握。唯一跟以前不一样的就是有的画廊、美术馆、基金会你给他很有意思的观念,他会给你投资来做这个事情。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我觉得这样的话我也很快乐(非常快乐),你有这样的想法,你的这种经验或者你的这种经历 让他们感觉到有可能实现这让他们放心。我觉得10年就是让这些人更放心一点,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做我想做的事情。 但是你今天说的更多的人在关注多媒体,那是天大的好事。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好像还没有局限于平面。 主持人:这样的一个市场……您的作品收藏是局限于机构还是是美术馆? 汪建伟:差不多,诗人比较少,你想像美国的MOMA、法国的蓬皮杜,这些都是属于国家的美术馆。私人的美术馆如果它研究艺术史,然后它认为在当代艺术发展中,这样的一个影像艺术是不能忽略的,也要买这个东西。 主持人:是从美术史的角度来收藏,私人收藏可能有各种限制?汪建伟:多媒体的艺术本身在形成,包括它的展示方式在形成。这些当然是艺术家个人的问题,包括我们不断要去寻找新媒体的空间呢;另外一个就是观众跟它的这种展示、接触,它的收藏系统我觉得也在逐渐的发展,我觉得对我来讲是这么一个现状。主持人:发展的话是越来越走进这种私人收藏的空间? 汪建伟:我一说这种市场因素就很业余,从我心里当然愿意讲。我认为好的事情恰恰就是不朝那个方向发展。其实有些好的艺术家恰恰就没有画廊喜欢他,市场预测能力有一点怀疑。我比较怀疑,就是每个艺术家不太一样。我现在特别预测新媒体,我自己这样说话很公正,我自己就是做这个的。我跟你们说新媒体有意思,可能别人认为有可信度。 主持人:像这样的活动在非美术馆,非公共空间里面展示的活动,您还是要看具体展出的环境和效果的,并不是说以后都会参加类似的活动? 汪建伟:不是,首先我觉得对参加的活动有两个。 一个就是它跟我的工作方向是一致的,你比如说像这次的这个论坛,我觉得让谈自己的问题,跟我目前的工作是吻合的,也没有规定是什么主题,就谈我自己的工作。 第二个就是跟公共之间有需要你去建立一种准确的关系,我使用这个词实际上很重要,它不是一个权宜之计,你想在五、六年前也有很多房地产开盘,弄了很多当代艺术家,但是那是奇怪的一种结果,到了最后你发觉公众…… 毕竟公众知道当代艺术的概念还是从房地产商那里知道的,不是从美术系,你比如说概念艺术、极限艺术、新古典主义等等这些美术上的词实际上都是房地产的开发广告里面传播出来的。这是一个很中国式的一个传播方式,但是从另一面你就觉得初衷也许是一个跟公众建立正常关系的平台,但是最后好像是被某一种利益所垄断了。 所以我要使用准确这个词。 主持人:这次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了吗? 汪建伟:因为我刚才进去以后,看给我传来的单子看见了只VIP会员能够进入,当时我就很奇怪,结果我真的到了现场,觉得门是开的,而且我都和不认识的观众在一起对话,跟你不认识的观众对话就意味着这个系统变得有意思。我觉得在中国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接触(以前很少主动去接触),先不要考虑到质量,我觉得任何一个机制必须要迈出第一步,质量是逐渐提高的。你比如说我们不能把刚刚在奥地利开这种学术讨论会的经验搬到这个现场,如果你感觉这个现场达不到那个现场,你就以为不够专业,那么我觉得如果俄这样认为的话,只能说你自己不专业,因为你要面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社会。 这个对艺术家来讲不是一个问题,就是因为你应该有这样的知识能力,你必须判断你所处的世界是不同的,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准备,因为我觉得很多知识不是用艺术,是正常一个很准确的一个人的存在,你必须要解决的。 你说遵纪守法、懂规则、有道德感、有创造力,我觉得很多东西不是属于艺术的事情,是今天这个社会要求的,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能力,你可能就要去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你就要破坏规则。我觉得实际上可能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面对这个社会的时候,不光是对你作品,你应该作为一个个体具有在这个社会之间承担责任的一种能力。
(责任编辑:刘晓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