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当代·民间》主题展即将开展
2007-05-15 16:21:56 韩明
(雅昌艺术网讯 本网记者) 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和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当代·民间——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于2007年5月23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展出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从事民间文化遗产研究文献资料以及近期创作的彩墨意象、民间元素等一系列当代艺术作品八十余件。 民艺文献展部分包括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田野调查、乡村采风、创建民艺博物馆、关注农村文化产业、倡导民间艺术传习、学术研究及活动六个方面,不仅是对潘鲁生民艺研究工作的梳理与总结,也是近十年来潘鲁生所带领的民艺研究团队在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传承、发扬方面学术思想、研究过程与研究成果的全面展示。此次展览共展出文字二十余万字、图片600余幅的文献资料。1983年以来,潘鲁生一直行走于民间文化的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当中,在民艺研究上著述颇丰,出版民艺研究著作三十余部,曾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主持或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九五”规划项目“工艺文化生态保护与调研”、国家“十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中国美术百科全书·民族民间美术卷”、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平度、东昌府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专题研究项目“山东省临沂市农村文化产业开发调查报告”等科研项目。近二十年中,潘鲁生走访了近三十个省市,村落三百余个,艺人五百余名;发掘手工技艺一百二十余项;整理文字一千五百余万字,图片十六万余幅,民艺藏品三万一千余件,录音十四万分钟,影像十万分钟;主持大型课题二十九项。 潘鲁生对于民间文化遗产的研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上,在倡导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张。潘鲁生认为:传统民间手工技艺作为中国农村特有的文化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需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应充分利用农村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发掘当地传统民间手工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以传统手工文化为基础的农村文化产业模式,扶植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传统手工艺生产龙头企业,让农民从传统手工艺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实惠。 在长期致力于民间文化遗产研究的同时,潘鲁生一直从“民间元素”中探索绘画艺术的语言。他的当代艺术创作是民间文化与当代艺术理念的融合,他把原生态的富有生命力的民间文化与当代视觉形式相结合,使他的艺术作品呈现出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质的意象风格和鲜活的当代意识。他的当代艺术创作一端连接着丰富的民间美术造型,一端驻足在表达生命情怀这一主题,这种维系传统和表达当代感受的创作观念与方法,使他的艺术具有观念性极强的风格面貌。 潘鲁生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并身体力行挖掘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年轻学者,他的民间文化遗产研究不仅涉及了具有文物性质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涉及了民俗活动、传统知识和技能等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值6月9日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当代·民间——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为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献上了一份厚礼,对于传播民间文化遗产价值、呼吁保护民间文化生态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刘晓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