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印象深刻-院藏玺印展

2007-07-09 15:53:03 未知

  台北故宫院所庋藏的历代印章质量俱佳,自两方中国最早的商代铜玺(原中央博物院早期购藏),到清朝皇室用印,近代名家,时空跨距三千年,俨然是一部印章发展史。包括了历代铜印1650余枚、玉石宝章近250件;捐赠与寄存的近现代篆刻名品、竹木牙石角章610多方,琳琅满目,漪欤盛哉!本刊特别选取清朝皇室几套特殊的印组,包括乾隆最著名的田黄「鸳锦云章」九方套章、寿山佳石八十四方「璇玑仙藻」及「宝章集喜」等套章,除宫廷典章制度下的宝玺外,更欣赏到康乾两代对于印石的风雅品味。  印章,是中国与西方共有的古老文明,也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产物。中国玺印,是中国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玺印,特别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帝后宝玺,对于研究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诸方面,都有极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至今,研究帝后宝玺方面的成果微乎其微。  前不久台北故宫院展示了所庋藏的历代印章,质量俱佳。自两方中国最早的商代铜玺(原中央博物院早期购藏),到清朝皇室用印,近代名家,时空跨距三千年,俨然是一部印章发展史。包括了历代铜印1650余枚、玉石宝章近250件;琳琅满目,漪欤盛哉!特别选取清朝皇室几套特殊的印组,包括乾隆最著名的田黄「鸳锦云章」九方套章、寿山佳石八十四方「璇玑仙藻」及「宝章集喜」等套章,除宫廷典章制度下的宝玺外,更欣赏到康乾两代对于印石的风雅品味。  游走在既传统又现代的印章世界,感受方寸之印,蕴含无限。  铜印的收藏有「金薤留珍」、「避暑山庄」、「毓庆宫」及「守官遗笵」套印共1649方。上至战国,下至元明,风格多样。集古玉印虽标秦汉,实多明清仿刻,有「虹文荟古」、「集成契赏」、「六文韫古」等109方。明清篆刻石章则有款题文彭的「陋室铭」、「爱莲说」23方及贮于多宝格中的十余方。皇帝好古,不仅题诗写字作画,品赏古代文物之余,总要加盖印章留念,所以其自用的玉石印章非常多,往往一个印文刻好几个章,分置各斋馆行宫,以便随时钤用。院藏单单乾隆皇帝的这类印章就有大大小小数十方。另外,皇帝还觅取佳石刻篆,将回文诗句以及自己的诗作,用历代美术化的各种篆书刻成组印,如「鸳锦云章」、「璇玑仙藻」及「宝章集喜」等,其对中国古汉字的热爱,早已远超许多汉族皇帝。  云章仙藻搜奇篆─乾隆属治石印   清朝皇帝向慕汉文化从康熙始,乾隆最为醉心,观其御制诗文集内多是对中华文物书画的展观心得,而实际现存两岸故宫的珍宝上,也常见其题记后的「违章建筑」─朱印遍布,碍及原作,不免煞了风景。   乾隆极好古汉篆字的多姿多变,曾得上品田黄九方,命作玉 篆、奇字、古文、诅楚文、小篆、钟鼎篆、尚方大篆、秦玺篆、汉印篆九体回文印,命之曰「鸳锦云章」。又以寿山佳石八十四方,命刻玉 篆、奇字、金错书、缨络书等四十二体历代篆书印二套,虽其中篆体颇多「意涉瑰奇」,实属美术工艺字形,但其殷切之好篆心理,已充分显现。至于命大臣创制满文篆体入印成为宝玺定制乙事,则是其好篆之另一明证。  自强不息.夙夜敬止─清朝皇家的自用印   清朝皇室用印,除了正式场合、规格严谨的清初三十九方与乾隆十三年以后重新排定的二十五方宝玺外,其余多为皇帝御书钤用、与后妃钤记之玺。   与文人书斋篆刻相同,皇室印章也有字号(乾隆、信天主人)、有斋馆(竹素园、墨云室、畅远楼、漱芳斋、宁寿宫、无逸斋、五福五代堂)、有箴言吉语(自强不息、夙夜敬止、执中含和、化育万方)及纪年遣怀(古稀天子、八征耄念、八征五福、写心、四得十全)等。最大的差异在于皇家工匠所治印,几皆工整精细、一丝不苟,与流派篆刻的强烈风格泾渭分明。

(责任编辑:王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