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无形之形:一个意大利人眼中的中国文化

2007-09-25 11:09:30 李建群

  作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意大利应该说是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而具有古老而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则是东方文化的象征。我们曾经很难想象:这种纯正地道的西方文化如果遭遇到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意大利艺术家李山(亚历桑德罗•若兰蒂)的艺术却给我们交出了意想不到的绝妙的答案。  《道德经》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样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奥莫测的哲理在李山的雕塑《道》中,却被用一个抽象的形体表现出来:洁白光滑的大理石构成从上而下倾泻流畅的倒丫字的造型,犹如倾倒的牛奶在倾泻中遇到某种阻碍而分流而下;又如人的部分肢体正在溶化的过程中;也如生物神经元性状的特写…。这就是李山理解的道。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生生不息,变化不已,这就是生命和宇宙的奥秘。李山理解的“道”就是宇宙间生灭循环的生命之流:  “关于中国历史、哲学、大众文化和诗歌方面的阅读愈多,我看得就愈清晰;我认识到我的探索无论是在概念层面还是造型层面都是在与“无形”、生生不息的变易、各种事物在无穷无尽地变化生成其他事物……等等观念打交道,而如是种种正是大多数生命形态之间的关联,正是生命的本能。”  生于七十年代的李山他们这一代西方人,所受的教育无一不渗透着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所崇尚的多元文化使李山很早就对神秘的东方向往不已。在学习戏剧的大学期间,李山首次接触到道家哲学。道家哲学中有关无形之形、虚无以及“变化”乃创造性过程和个人精神道路之源的观念都深深地吸引和影响了他,使他的艺术逐渐从具象风格逐步转向抽象。  三年前,李山终于来到他梦想中的神秘之地——中国。在此中的生活使他更直观地接触到中国文化,原来所读和所了解的文字的中国传统,如今在中国人日常生活和现实社会中化为鲜活的点滴于无形之中淫浸入他的身心,使他的作品突然间进入了无限广阔的创造空间,使得它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过程转化为形式上的表达,采用抽象地形体传达“道”的精神。  《胡笳十八拍》这个来自汉代“文姬归汉”故事的长诗,以哀婉抒情的笔调描写了一个弱女子在战乱中所遭受的颠沛流离之苦,以及她对故乡与故国的思念。而当她得到曹操的帮助又重新得以回到故土时,却又要忍受着与儿女骨肉分离之痛。这样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在两千年来也经历了许多的变化:每个朝代都有人在演绎,都给与它不同的解释;而每个时代的人们在解释它时又根据不同的需要选取不同的角度,因此,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它的表现也是无常的。在李山的《胡笳十八拍》中,他采用的是一系列抽象的青铜有机形体。黑色的青铜散布在洁白的墙面上,它们既像挣扎在痛苦中形态各异的人体,也像是某种生物的局部,也仿佛是在不同时期人们对蔡文姬诗歌的不同理解。  “反者,道之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无常是道家看待生命及人生最深刻的哲理,李山对这个典型的中国式的哲理的理解仍然糅合了西方文化的因素。在《爱洛斯与塔纳托斯,无常》中,他采用了古希腊神话的爱洛斯(爱神)与塔纳托斯(死神)来诠释“无常”。他认为:爱欲与死构成社会的动力,同样也是充满着危险的。爱与死,相辅相成,相互转化,是不可分割的一对。所以,在这件雕塑中,他采用了人的躯体(寓意着性欲)和人的骷髅(象征死亡)构成生命之树,也仿佛是宇宙万物中不息循环的生物网络。  在作为职业艺术家之前,李山曾经是医学院的学生,因此,对解剖学的掌握,对生命过程的了解,使他对生命的衰荣有着更理性的认识。他的许多抽象雕塑造型都来自对生物有机形态的灵感。他关注生命,关注自然与生命中循环不已的生气,而道家哲学关于生命无常的观念使他更注重生命的变化和流转。对他来说,生命看似有形,但仍不可触摸,无以言表。他迷恋无形,迷恋生命形成之前或形成之中的性状,比如胎儿在母体中孕育的过程——那时一种无形之形,虽然未成形,但却充满动感,有张力,又力量,很脆弱,却充满生机。生命,或者说生气,是无处不在,随时可感,但却不可触摸,不可言说。李山的许多雕塑都是从生物的形态中获得灵感,以生物的形态来表现无形的生气。像《仁》,《道》《爱洛斯与塔纳托斯,无常》,《红楼梦》等的造型都是来自生物的有机形态。《红楼梦》这一作品的标题直接取自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这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典著作是李山喜爱的小说,他读了它,并被其中那种强烈的悲剧精神所打动。他看到:性爱在东方精典中呈现完全不同于西方的表现,它既是相互吸引,也是相互伤害,中国古典式的性爱是伤感的,哀愁的,有痛感的,甚至是触目惊心的。他在作品中传达出这种对小说的感悟,用有机的形态表现出来;一个镀珞的金属形体,似乎是一个人的胴体,锃亮闪光,带着尖锐的、似乎是能刺伤人的锐利的外形,平铺在血红的、揉皱的纺织品的底布上。镀珞的闪光带着冰冷的肌理,同时也反映出红色衬底的颜色和变化的环境光与色,它显示出性爱的强烈吸引力,刺痛人心的力量,和冰冷无情的莫测,以及随着时光和周遭变化的瞬间短暂性……。“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梦,古今一梦尽荒唐。慢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一首《红楼梦》序诗成为李山这一雕塑的最好的注解。  用抽象的形表现哲理的意义是李山雕塑的重要特征。他的《仁》体现了他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子曰:仁者,爱人。这是孔子思想的中心。“仁”是一种通过教育而自发产生的情感。它是自然,充满人文主义的爱。因此,“仁”可以被定义为区分人类与其他生物的,能够被培养的情感。《仁》由三根竖立的钢管,底部连在一起,构成向外张开的性状,仿佛是对汉字的“人”字具体的诠释。如果没有“仁”,没有爱,那么,人即不能成为人,而只能是一个个互不相关的个体,一根根互相垂直的立杆。直观的印象也以抽象的形体来概括。《老北京人》则以青色的砖瓦构成垂直的立柱,它令人想到老北京的四合院、青砖青瓦、胡同、以及胡同里摇着蒲扇乘凉的老北京人。  在李山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两种古老文化的自然融合:意大利写实艺术技巧与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哲学的奇妙组合。我们中国人往往认为:道之深妙,不可言说,更奢谈用具体的形来表现。而李山这个意大利人却用西方人特有的方式,以有形来表现了无形之形。更难得的是:他读懂了中国古老的哲学精神。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虽然来自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李山却能够理解甚至连现代的中国人都觉得深奥莫测的道家、儒家哲学思想?这一现象说明:最高境界的哲理是没有国界、并且不受语言的限制,也不因为岁月的推移而失去其固有的光彩,因为它直指人性本身,最接近生命的真谛,最天然,也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主张摈弃现代主义的“人为万物的中心”和“人定胜天”思想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道家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以及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中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些古老的东方智慧终于显示出它们神秘的魅力。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李山的艺术犹如一面镜子,帮助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我们虽然身在其中,却没有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深入的认识,只有在他人的眸子里,才恍然看见:我们身处其中的文化传统原来是如此迷人!期待李山在中国文化的探索之旅中收获更多的惊喜。

(责任编辑:刘晓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