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的天平要从艺术家向公众倾斜
2007-09-26 14:36:12 范迪安
纵观西方的博物馆,在20世纪后半叶有一个明显的目标转向。在80年代以前,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大众审美,通过对艺术史的定评促使公众理解艺术的成果与创造意义,理解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在公共教育上的主要目标是拓展大众审美兴趣,健全知识系统。这种服务可以称之为"泛服务"(Exten-siveService)。 近20年来,西方的博物馆出现了一些转变,那就是在原来"泛服务"的基础上出现了称之为"精服务"(IntensiveService)的策略,也就是在展览的选题上、教育的内容上更多地侧重于社会文化热点和大众文化心理,"文化研究"(CulturalStudy)的思潮在博物馆界发生了作用。许多活动开始针对社会的特定群落,从审美的提高转向解决文化心理问题,从视觉经验的培养转向精神追问的引发。 在中国,美术馆的基础设施、内部组织结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面临非常繁重的任务,普遍的、一般的"泛服务"尚在开始。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较快地实现美术馆的社会文化功能这个目标出发,抓住美术馆的建设与发展这个主题,在一些重点课题上下功夫,较快地形成鲜明的特色。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都愈发认识到,美术馆要实现基础功能,必须经历一个目标转向的过程,那就是从以艺术家为中心转向以公众为中心。中国美术馆和各地美术馆一样,长期以来被视为"艺术的殿堂"、"艺术家之家",这反映了美术馆在艺术界的地位。美术馆也历史地在展示艺术家的优秀成果、确立艺术家的身份这些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艺术家与社会联系的第一平台。但是,如果将美术馆的作用仅仅放在为艺术家服务上,这显然是不够的,甚至长期以来只为艺术家服务的思想观念遮蔽了美术馆的基本属性和根本作用。所以,近年来美术馆界的许多同志都产生了新的共识,那就是要把以往单纯为艺术家服务改变为以为公众服务为中心,美术馆的作用天平必须倾斜到公众这方面来。紧紧抓住"公众"这个对象,公共文化服务才有目标,措施方法才有针对性,追踪问效也有了依据。 公共教育越来越成为美术馆公益性程度的"硬指标",既需要公共教育部门的努力,还要有整个美术馆的合力,才能做出效果。现在的观众对美术馆也有更多的需求,既需要欣赏艺术,还希望得到在艺术课堂和其它文化空间所得不到的教育。当然,公共教育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只要投入了实施了,就有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公共教育是美术馆自己"找累"的工作,但在公众满意的评价中,我们能获得精神的安慰。这几年,中国美术馆着重在几方面进行了坚持和扩展:满足今日观众更要培养明日观众 今年我们启动10万大学生走进中国美术馆的活动。其目的除了走出一条和企业合作、与社会联系的道路之外,还着眼未来的空间。我们抓住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思路。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反过来能够走进美术馆。我们把票送进校园,邀请了以北京为主的将近70所高校的学生们。送票的过程就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但是都把票送到了,而且大家真的都来了。据统计,10万张票发出去,差不多9万6千个大学生实实在在地走进了美术馆。这个数字很令人欣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大概只有10%的大学生来过美术馆,甚至很多大学生认为10元钱的一张门票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负担。更多的大学生已经习惯在网上看作品。所以,如何使年轻的一代观众从技术图像走进人文图像,从间接的欣赏改变为直接的欣赏,这才是我们真正要考虑的。今天的年轻学生不能说不懂艺术,但是他们看到的都是电视、电脑、手机这三种屏幕的"三屏图像",都是从网络、平面这些载体间接欣赏图像,没有真正地接触艺术作品,这对培养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是一大妨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还要进行专门的研究,使对大学生的教育更有方法,也把对他们的教育变成他们主动地参与。 在儿童美术方面,活动比较丰富,类型也比较多,有夏令营,有主题日。主题日是根据不同的展览项目来定的,比如:体验快乐美术,体验抽象,描绘家园等等,效果很好。因为儿童美术也是不仅着眼于当下,还是着眼于未来的。而且,从儿童美术还带动了家长对美术馆了解、对美术馆工作的支持,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较大影响。2005年以来,中国美术馆各种儿童主题活动开展火热,每年都有将近万名儿童走进美术馆。设立文化课堂已成特定文化活动 中国美术馆坚持举办美术馆学术讲座。这个讲座已经举办了七八十场,每个周末都有。目标之一是结合正在进行的重点展览,提供背景,增加某个领域的知识;另一个目标是让公众了解美术发展的特征。专家讲座是完全免费的,在网上报名后就可以参加,现在已经成为特定的文化活动。我们希望这个活动越办越大。如果各个美术馆都能形成这样一种模式--在美术馆设立文化课堂,使这个课堂成为公众终身学习、长年学习、补充学习的一个空间,那么美术馆的作用整体上就能得到社会更多的认识。志愿者搭起美术馆与公众深度联系 加强志愿者工作,是近几年中国美术馆努力的一个方面。志愿者本身几乎也是一个硬件指标,就像美术馆必须要提供语音导览、商品服务店等一样。同时志愿者也是一个纽带,通过志愿者建立美术馆与公众的深度联系。我们注意到,有了志愿者服务的展览,观众会觉得走入了一个互动的空间。一方面是和作品互动,另一方面是和志愿者互动。志愿者不仅是使一个展览的内容得到了更好传播,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解导览介入了情感,与观众形成一种文化心理上的联系。这种文化心理上的联系,使观众隔一段时间还想再走进美术馆,不是只想看一次。通过志愿者的讲解也使他们更多地阅读到美术作品的内涵,产生对美术作品原作的兴趣。从数量上看,去年中国美术馆共有240多名志愿者投入到展览的讲解和一些活动的辅导上,服务时间达4700小时,近11万名观众得到了服务。 展览针对具体项目寻找具体对象 中国美术馆有意识地针对一些具体的项目寻找具体的对象来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去年"农民·农民"展览,就主要针对农民工开展了多项专题教育。但相比起各地,专题教育在中国美术馆是比较难开展的,怎样把专门的教育做深做透仍在摸索中。一些不同区域的小型美术馆,由于定位比较清晰,在这个方面有可能做得比较好。 我认为,美术馆要坚定公益文化属性和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作用。属性与作用是美术馆生存与发展的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国家在政策支持上明确了美术馆的属性,这是重要前提。而属性能否得以实现,则要看美术馆的作用发挥得是否充分。同样,只有把美术馆的作用充分展开和付诸实践,美术馆的属性才能够得以体现。
(责任编辑:刘晓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