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扇门
2007-10-11 15:42:11 高岭
这是一张四年前拍摄的照片。五位平均年龄三十出头的青年人,赤裸着上身,目光转向镜头的刹那间的神态,不难让人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勃勃生气。八月盛夏的流火里,他们在其中一位家中意兴盎然地谈论着,谈的是什么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五位都是艺术家,在此前和以后的五、六年里,他们以狂飙突进的全新方式改变了北京地区艺术发展的固有格局,并会同各地年青艺术家的创造性工作,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经由艺术殿堂通往现实生活并直面现实生活的大门。 当朱发东有一天忽然从满世界张贴于街头巷尾、路标电杆上的“寻人启事”、“寻物启事”。“租售启事”以及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商品信息中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莫名恐慌时,他意识到一个欲望泛滥时代的到来,面对充斥四周的欲望之海,一种强烈的参与和批评意识油然而生。在选择什么样的艺术表达方式上,朱发东觉得已无法在艺术院校里学的绘画方式了,因为现实生活的巨变,单用一幅优美的绘画或宁静的雕塑,是根本无法与其相匹配的。唯一能做的是,直面现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寻人启事”的方法,把自己的照片和身份贴上去,向世人展示艺术家正在用社会上盛行的方式寻找自己,寻找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 在绘画艺术中有自画像这样一种艺术形式,画中人是某个时代某种情境之下的艺术家自己,个人的身心健康状况会通过娴熟的技法和精心的描绘而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画面的气氛营造是致关重要的。而在朱发东的“启事”里,有形有色的视觉传达似乎并不重要,引人入胜的是他的艺术家的身份概念本身——连艺术家都不知道自己现在的社会位置了,说明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奇怪、越来越难以琢磨了。 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使许多无法适应变化的艺术形式趋于精致化和沙龙化,而艺术界总有一群敢吃螃蟹的人,不断地寻找着艺术面对现实发言的机会和权力,他们的努力形式已与人们熟知的艺术形式在外表上大相径庭,但他们却在大胆地寻找着维系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相互依赖、相互平衡的当下途径。他们已不满足于有限的笔墨和纸张,画布,而以大于世界为纸布,以事件发展的过程为笔墨、取材于社会,还原于社会。王晋嘉喜欢将自己认为生活中有问题的现象或事件的最具代表性的某些部分稍加挪用,置换一下环境空间,这样能产生出人意料的意趣。为了使河南郑州二七广场对面的天然商厦火后重新开业的庆典活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道高2.5米、厚1米、长30米的冰墙,在王晋和朋友们的协助下立在了商厦门口千余件时髦的商品(手机、BP机、金戒指、手表、香水、口红、电视机等等)与一年前(1995年)失水时的现场照片、被冷冻在约600块冰砖之中。1996年1月28日开业典礼刚结束,上万名郑州市民便包围了冰墙,连探带凿,把可见物品如获至宝地哄抢而走。隐喻商战火爆形势的审慎理性(冰块),被潜藏在众人心中浮躁的非理性物欲所湮没,而这正是依照着王晋的预先设想发展的,说明艺术家对人性在今日商品化社会中状况的敏感和担忧。不管怎样,一道冰墙突兀于商场大门口,它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早已超出了传统艺术的有限范围,它所涉及的社会规范伦理道德和市场宣传效应诸方面,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热点。 与王晋的冰墙轰动万人的强大声势相比,近几年来散布在北京涉临拆除的大街小巷墙头的人头像,似乎没有引起什么万人空巷的热闹场面,但它们却在北京市民的记忆中占有了不可磨灭的一席之地。虽说新闻报刊曾就此像展开过社会调查,专家学者与普通百姓各抒己见、莫衷一是,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它们出自受过严格高等艺术教育的艺术家张大力之手,他尤为关心城市变化对个人生活带来的影响,希望通过在即将拆除的建筑物上喷画人头像,来表达自己与城市的共生关系,也希望以此头像的多次出现,警醒人们,在城市化的进程里不要过于肓从,而应考虑城市里的综合生态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突现在人们视野里的头像激击的愤怒、不解的情绪渐渐裉去,而头像那精黑有力的轮廓,仿佛一个精神的符号,会陪伴着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前行,或许它已不是一个具体鲜活的头像,而是一种与城市共生共存的平衡生态意识。 我们今天生活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了一种暴发式的占有欲,这是社会发展走出计划经济的单调、贫穷模式后的负面效应,不少人从未象现在这样对名誉、地位、金钱表露出直白大胆地爱慕。今昔的巨大对比和强烈反差,倒正好成了敏锐的人手头俯拾皆是的好材料。有意思的是,在这些敏锐而富有想象力的人哪里,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有时竞被原封不动地模仿了一番,而有时却被折解成有机的各种元素重新组合成另一个不同的形象当中。广东省阳江的郑国谷在他家乡阳江星光影楼里,与一位并非是他的新娘的妙龄女郎共同完成了《我的新娘》的拍摄活动。虚拟的影楼合影活动如同结婚照本身一样,都让人感受到结婚的堂皇背后那种荒谬的人物关系和令人啼笑皆非的虚荣心。 如果面对郑国谷的得意之作,人们还多少难以理解真实模仿背后的寓意的话,那么眼前这幅新近在金丝绒布面上采用电脑喷绘方式将摄影图片制作上去的画面,就肯定能令观看者忍俊不住了:钞票、奖杯、手机、元宝、XO人头马酒、光盘,这些宠儿们,被盘坐在鲜花和可乐上的千佛的化身——艺术家王庆松把持着,一切欲望都想实现,一切财富都要拿来,却不顾自己是否能消受得了!在此,摄影的真实度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其它视觉表现方式所无法替代的,这也正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用摄影这种并不年轻的媒体来记录和传达其对生活的真实感受的原因。 摄影因其直接、真实的再现性和记录性,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于方寸之间饱览世间万象,也可以凭以追思影像背后的深遂思想和动人的情感;然而,摄影毕竟仅仅是摄影,它是无法代替现场观看激动人心的富有创造力的行为活动时的真切感触的。张洹在两年前的夏天,曾请来京打工的人员40人,在京郊的一鱼塘里静站,他本人也一同参加,完成了他称为《为鱼塘增高水位》的行为活动。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发现在北京这个庞在的城市里,每天都有有数百万外来人员,都希望到北京来找份工作,来掏金,结果并不理想,许多人只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卫生条年差,在鱼塘里洗澡。取名增高水位,寓意人满为患,水位暴涨。单从摄影图片年,是不易理解创作者的真实意图的,但如木桩一样的整齐划一站姿,却使整个现场充满了肃穆,凝重以至令人难以呼吸的气氛。 看到室内燃烧的火焰这幅图片,不易知其究竟,其实图片记录的是一位年青小伙顾凯军在切身体会生与死的临界点意识。小顾属于那种对一切事物背后的成因都爱追个究竟的人,对人生对生死也是非要切身体验一番不可。96年5月他在朋友的协助下,让自己身上滚贴满黄布,请别人用麻绳将自己捆扎起来,在身上浇上红油漆和一斤汽油,点着火,燃烧一分钟后,请别人将火扑灭。我们所看到的这场面就是朋友正在灭火。从火中跳出后,直接进入一小铁笼子里躺下,请人用白布将笼子包裹起来贴上封条,请见证人签名,证实他在笼内绝食禁锢八天时间。 体验死亡的意识,并不是常人都有勇气做了,只有对日常生活的现象做深层原因的探究之后,才会想到并鼓起勇气来实施的。与顾凯军的深思熟虑和极限体验有所不同,却同样用自己的行为来体验生活中某个方面奥义可说是不乏其人。比如苍鑫,用舌头舔点燃的蜡烛、铁钉、苍蝇、铁链、动物、植物、还有古今中外的名人书藉共计36种物体。他解释说舌头的感觉只是一种感性体验,与许多物体背后所孕含的人类精神思想的理性知识是有差别的,在很大程度上味觉只是形成人的知识和思想来源的一小部分渠道。宋冬让人刻了一个大木印,只刻了一个“水”字,96年带到西藏,在拉萨河里挥印向流淌的水里盖戳。这行为看似荒谬不经,其实正是这种荒谬,充斥着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它构成了生活哲理的重要一环,它带给人的是一种惊讶和震惊,而惊讶之后却打开了我们久已僵化、麻木的思维模式,为我们展开了一个错综复杂但却更加丰富宽阔的思维空间——环境保护这个意识被新颖的行为形象化地揭示了出来。 时至今日,我们还无法一一亲临这些年青人实施他们的个人方案时的现场,也许正方兴的网上信息传递,能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他们将来的方案中,网上互动,是将来艺术的方向之一,可眼下,我们依然得通过视觉影像,来跟随着想象力丰富的这些年青人,共同体会生活的甘苦,品尝精神的欢愉。走近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摇篮;品味艺术,艺术是生活的一扇门。艺术与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联系。
(责任编辑:刘晓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