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川生产的陶瓷“书案三珍”
2007-10-15 11:53:39 张天琚
中国传统的文房用具,器型繁多、种类复杂、用途广泛,仅明代屠隆所著的关于文具的书籍《文具雅编》就记载了古代文人雅士所常用的除“文房四宝”以外的43种文房用具。在所有文房用具中,除了有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说外,还有“书案三珍”的说法。这些既体现了古代文人“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的心境,也折射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所谓“书案三珍”是指水盂、水注、水洗。水盂是指盛水以备磨墨之用的盛器,器形一般不大,多为圆形,小口大腹,取水往往使用细长柄的铜水匙。制造水盂的材质以瓷质居多。水注也称为砚滴,其功能是往砚台上滴水之用。器形似小水壶,其细小的流可供注水用。大多中空而无盖,有的设有小气孔,用手指按住气孔,水便流不出来,以掌握注水的多少。制造水注的材质以陶、瓷、铜、玉为多见,形制丰富多样。水洗是指用来盛水洗毛笔的盛器,故又有笔洗之名,器形比水盂大许多,多见扁圆形,材质也多见于瓷器。 在古代,“书案三珍”多为上层社会贵族、士大夫阶级和文人雅士使用。故而,历来特别讲究其艺术品位。 最初,水盂或水注是与砚台连在一块居多的。无论是汉代的石砚还是隋以前的陶瓷砚台,往往是砚台中部微微凸起,四周则凹下去。凹下去的地方实际上是水槽—用于盛装润笔、研墨用水的。 四川成都青羊宫窑被考古界定为隋唐、五代青瓷窑,其实其烧造历史可上溯到南朝甚至秦汉。1984年,这个瓷窑出土了一件南朝时烧制的四兽头足砚,胎色淡红,圆盘形,直口,弧唇。砚面微凸,边内有凹槽,可蓄墨汁。兽的头足状似猴,施青色釉,不到底,釉色青中泛黄,釉面密布微细冰裂纹。此前—1982年10月、12月至1983年,四川成都的考古工作者,在历时半年的发掘中发掘出七种不同样式的瓷砚,其共同点是砚面四周都有凹槽。13年前,笔者在建筑渣土堆上,有幸先后拾得两只青羊宫窑隋代和唐代瓷砚的残件,将其粘连在一起,用以摆设。这两件砚台四周亦有较深的水槽(图1)。考古工作者的那一次正式发掘只发现了一只“洗”,不见水盂。几年前,笔者的朋友曾在成都市区建筑工地废墟处觅得一只蛙形水盂(图2)。经鉴定,应是南朝时期青羊宫窑的产品。宋代张帮基在《墨庄漫录》卷二中说:“禹余粮石,形势多怪,百出,或正类虾蟆……可贮水作砚滴”,便是对此前出现过的类似蛙形水盂的具体描述。 四川出现大量器型丰富、色彩多样的瓷质“书案三珍”是在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四川成都是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这几乎是史学界的共识。那时的四川,政权稳定、社会安定、物产丰盛、人丁兴旺、商贸发达、富甲天下。唐时曾有“扬一益二”之说,唐人卢求在《成都记序》中又说:“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之多,使百工之富,扬又不足以侔其半”;《新唐书》卷一○七“陈子昂传”评述蜀中“人富粟多,浮江而下,可济中国”,由此可见四川成都地区经济文化之繁荣。 唐代前期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地方官学繁盛,私学遍布城乡,既有名士大儒,“以教授为业”、“以教授为务”,也有村野启蒙识字的私立小学,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书院教育这种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组织形式。两宋时期,中国书院蓬勃发展起来,共有书院397所,遍布全国各地,教育普及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水墨写意画起源于唐代,从唐代到宋代,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全国各地的诗人、画家、文人墨客纷纷进入蜀地,各种书法流派争奇斗艳,文人骚客赋诗弄墨,“天府之国”文运大昌。 毫无疑问,唐宋时期,教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必然促进“文房四宝”和“书案三珍”的大量生产和质量、品位的提高。于是,四川以邛窑为代表的各个瓷窑便生产出大量的水盂、水注和水洗来,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以邛崃十方堂窑的发掘为例,仅完整和不完整的水盂就出土了864件之多,样式计有五种。与此同时,砚面平坦而无水槽的瓷砚增多了,并出现“风字砚”这样的新品种。 因为与砚台相连的水槽盛水太少,使用不便,也易蒸发。于是,在文风兴盛的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瓷质水盂。由于水盂向砚台倒水,水量不好控制,洗笔、吸水、使用不太方便,于是水注和水洗便应运而生。水注的特点是造型丰富、器形乖巧,往砚台上注水容易控制流量;水洗则是较水盂大,器形也丰富,最大特点是器口扩大,便于大毛笔的使用。 由于社会的广泛需求,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陶瓷工艺水平的提高,作为文房实用器具的水盂、水注和水洗,制作愈发讲究,艺术品位逐步提高,最终赢得“书案三珍”的美名。唐宋时期,四川生产的“书案三珍”造型各异,釉色繁多,色彩鲜艳,颇有韵味,计有青釉、绿釉、青绿釉、白釉、酱色釉、黄釉和褐色或褐绿色斑彩、点彩以及三彩等,甚至还出现了铜红釉色斑的水盂。 几年来笔者在李铁锤、高帮荣、贺小东等成都收藏家处拍了不少“书案三珍”的照片,现择其有代表性者奉献给读者鉴赏(图3-12)。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