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崇建:最佳采访对象
2007-10-30 14:15:58 李静
从记者的角度来看,采访对象大概分成几个档次。基本不配合,对于记者的问题不屑一顾的算是最差的;想配合,但抓不住重点,罗嗦半天又让人抓不着头脑的,算是又一类,也算及格了;能把记者的问题和疑惑解释清楚,并能自圆其说的,可以打个良好。但像崇源的季总这样的,我认为应该属于最佳采访对象。近日,当他走进雅昌直播间,回首崇源拍卖历程时,这种感受就更加深切了。 在日报做条线记者,还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常常听到有人说现在的记者很不专业,其实不尽然。最终呈现在报纸上的一篇新闻,那可是经过了编辑、部门主任、副总、总编,乃至校对和美编等不同知识背景和性格特征的人共同考验的。作为条线记者,对于自己所负责的领域,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了解的,但是其他人可就不是这样了。所以要想发稿,发大稿,就得拼命找由头,既得吸引眼球,又要浅显易懂。有一次看电视,一号称专业的主持人在感慨现在媒体上的数字越来越多,因为对于自己所报道领域的不了解,所以只能提一些有关数字的问题,或者从各个方面寻找八卦消息。虽然他说的是足球,但事实上在艺术品这个小领域更加适用。曾经有段时间前单位很爱用拍卖的稿子,现在如果把那个时候的简报翻出来,估计可以看到十数篇是用“**拍品**万元成交创纪录”做标题的,现在想起来自己年轻时的这些为了生计而写的稿,多少会感觉有些耻辱。但实际上,在我不这么干很久之后,很多报纸依然希望用数千万元的价钱吸引读者,每每看到,视觉疲劳到极点。更为有趣的是,采访一些文物大展时,也会有记者提出价格最贵的是哪一件。 虽然季总并没有受过新闻的专业教育,但他深谙媒体的规律,崇源的宣传工作不仅是发布一则简单的拍卖消息,更是早早的为条线记者们准备好了他们想要的最佳新闻点。最早采访季总,还是2004年的甲骨文拍卖。 这篇文章是我回兰大参加完毕业典礼后的第一篇大稿子,虽然标题中也是有价格的,但自认为在当时合时宜的,貌似还曾被评为好稿。重读这篇文章,有几个重要的点,“我国首次进行市场公开拍卖甲骨文”、“目前发现的私人收藏中惟一有著录可查的藏品”、“安阳人迎甲骨回故里”、“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李先登等对这批甲骨文的肯定和认可”,在这些点的共同作用下,数千万元的价格就不仅仅是一堆数字了。崇源在上海、在河南、在全国,甚至是国际上,都算是出了名,同时也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描上了浓重的一笔。后来,拍卖市场上也频有天价出现,或许也可以起到自我宣传的作用,但或多或少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了。 当然,从甲骨文拍卖的消息发布之日起,质疑之声不断,也常常被作为假拍的典型提起。在接受雅昌的视频采访时,季崇建并不避讳,除了以税务和帐目等证明拍卖的真实性以外,他还坚持认为炒作其实是个中性词。他说:“对于甲骨文的运作,也是在宣传悠久的文化,这个天价是有理由的,跟一些恶意炒作完全不同。” 从上海博物馆到敬华,再到现在的崇源,他完成了从文人到商人的转变。在雅昌艺术馆,他信手写下“博雅昌盛”四个大字,熟悉的人都知道他对书法的兴趣——崇源公司员工的名片上名字都是写体,那都是这位老总的作品。季崇建在佛像与青铜器方面的知识背景,是崇源得天独厚的条件。当澳门公司成立时,正赶上国内近现代书画的低谷期,对于崇源来讲是一个转折,就媒体而言也就有了新的线索。 “澳门首次大型艺术品拍卖”,“内地公司首次进入港澳”,“唱主角的不再是外国公司”,虽然这三点在业内人士看来有些牵强,但对于媒体来说却是噱头,所以在五一长假版面紧张的情况下,编辑毅然决然地发了挺好的位置,标题还改得稍微有点煽情。 当代艺术如火如荼的时候,沪上拍卖略显冷清,但崇源从不缺少新闻。收到上海崇源工美联合拍卖的新闻稿时,再次感慨季总的识时务。这是中国拍卖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手?他说不是,应该是优势互补。 采访季总,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在江郎才尽为当天无稿犯愁时,可以从他那里获得颇具爆炸效果的线索;在抱着新闻素材不知从何下手时,他的三言两语就能点破其中的亮点与规律。过去也常被提醒,年轻人要小心,不要在不自觉中就被利用了。其实,即便是被利用了,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想要的新闻点,写了被认可的文章,同时对于这个行业有了更多了解。 海派的精细与稳扎稳打之外,他的魄力与聪明成就了现在的崇源。圈子里有太多的相互指责,追根究底无外乎一个利字。但从关注艺术品拍卖的媒体而言,更应该关注对于市场起到推动作用的人和事件。甲骨文拍卖,成立澳门公司和联合拍卖除了对崇源业务的推动外,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了行业发展的新思路,并且通过媒体,向公众进行了知识普及。在艺术品拍卖这个江湖,季崇建可以说是枭雄,诋毁与赞誉兼而有之。无疑,季崇建这个名字理所当然应该写入拍卖历史。
(责任编辑:王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