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段君:2007批评家年会上的简短发言

2007-11-25 22:03:38 段君

  时间:2007.11.10下午  地点:北京宋庄月亮河度假村  我作为后生,在各位前辈批评家面前发言,感到惶恐。因为刚才包括贾方舟老师、张晴先生、冀少峰先生都提到了所谓“第四代批评家”。但是我认为,现在提出“第四代批评家”,还为时过早。我们所谓的“第四代”必须自省,我们的实力还没有强大到成为独立一代批评家的时候。  我想围绕会议主持人提出的年会议题,非常简要地谈三点:  第一,关于当代艺术意义的再讨论。我认为我们必须要提到的事实是,1996年高岭老师曾组织的专题“当代中国艺术批评”(湖南美术出版社),就是关于当代艺术意义的再讨论。其中出现了非常重要的文献,就是邱志杰写的《从〈哲学研究〉到艺术理论》,我觉得这篇文章非常重要,他提示我们在再讨论艺术意义的时候,必须重新阅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维特根斯坦在这本书里不厌其烦地举了相当多的例子,就是为了说明这么一件事情:语言的意义来源于它所使用的具体情景。我认为必须公正评价邱志杰写这篇文章,以及他给中国的当代艺术生产和艺术批评所留下的“遗产”。  简单地说,在艺术创作领域,邱志杰非常强调艺术语言和日常语言的区分。这种区分的目的,就在于反过来强调艺术语言对于日常环境的干预性。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在19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大量的展览在所谓的“替代性空间”展出,包括工厂、废墟,以及一些非美术馆空间。  另外,邱志杰对艺术批评非常大的贡献,就是促使艺术批评从所谓历史决定论的研究方法转到新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注重具体情景的理解,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在这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他倡导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操作方面有比较大的困难。邱志杰先生今天不在场,我必须要替他说明。  第二,关于策展和批评之间的关系。我认为策展,就是策展人提出问题,然后邀请艺术家回答或者回应他所提出的问题,并建造一个学术和展览框架,能够让艺术家更好、更充分地回答或回应问题。批评,就是对策展人提出问题,以及艺术家回答问题的质量如何,进行评估和评判。  第三,关于如何谈论中国当代艺术。我认为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视点用来观察中国当代艺术。我在现在这个时段比较注重中国当代艺术的两点:  1、关注中国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的链接,因为现在很多艺术家找不到自己的碑文,找不到故地的精神依托,这个问题比较严重。我认为很多艺术家应该开始更多地着手研究本土历史,尤其是他所出生的城市,以及该城市辐射区域的历史、社会、文化因素,把它转化为具有当代性的地域作品。  2、我关注现时代由技术带来的新视觉景观,比如说无处不在的监控录像,还有对我们这代人影响非常大的网络图像,尤其是低分辨率、低像素的画面。因为我认为新技术能够带来跟以往——特别是20世纪以前所不同的全新景观,而且在这里面探讨技术意识形态的可能性非常丰富。  我就讲这些。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刘晓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