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品成了“摇钱树”? 当博物馆接受捐赠之后
2007-12-14 10:01:53 孙炜
近日媒体报道了民营企业家童财宝先生以107万元的落槌价成功竞得《镇江沦陷记》手稿后,将这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无偿捐赠给镇江市博物馆的消息。这当然是一条振奋人心的好事,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却北京匡时拍卖公司为支持童财宝先生的这一义举,主动免却了买家12%的佣金。能力有大小,但是热心公益事业的真诚却是不分彼此的,所以他们的举动理应得到我们的尊敬和社会的褒扬。 远的不说——在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从来不缺少慷而慨之、化私为公的收藏家,比如张伯驹、孙瀛洲、郑振铎等,他们捐赠的许多文物和艺术品,都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我们后人瞻仰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其贡献之大,世人皆知。 问题是,我们的一些文博单位在接受捐赠之后,在保护、利用和社会监督等方面却做得不尽如人意,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我本人多次听到捐赠者以及捐赠者后人们的抱怨:他们捐赠的文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比如,有一位捐赠者的后人,其海外亲戚来访,于是想和海外亲戚一起去江苏某博物馆参观其祖父捐赠的数十件文物。但是,接待单位却只让他们看了正在展览的一件文物,并以种种理由不让看其他的捐赠品。后来他们从其他的途径了解到,由于那些捐赠品的品级不算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所以接待单位“不好意思”让捐赠者的后人看。捐赠者后人的伤心与无奈之情,是不难想象的。 即使是品级很高的捐赠品,在利用这些捐赠品时的许多做法也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我认为接受捐赠的单位有义务宣传和展示这些捐赠品,并定期举办展览,在展示这些捐赠品的同时,大力褒扬捐赠者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但是这样的活动实在太少。 更为奇怪的是,源于现在文博单位的一些“内部规定”,捐赠者明明是把捐赠品捐赠给国家的,可是捐赠品一旦进了具体的某家单位,就好像成为了这些单位的私有品,不要说普通观众难以亲近,就算是国内的专家学者(而非本单位的)也很难接近这些捐赠品。有一位国内著名的专家告诉我:他想去某博物馆看某先生的捐赠品,必须走馆长“后门”,否则人家不让看。 而接受了捐赠品单位的人,在写捐赠品的文章、使用这些捐赠品图片的时候,就更觉得是理所当然,随心所欲,没有加注任何解释和作品的出处,对待捐赠者也毫无感恩之心,我手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书。更有甚者,别人要使用这些捐赠品的图片时,他们却是要收费的。以国内某顶级博物馆的价格为例,前两年使用一张图片的价格是200元,今天据说已经要付费800元之多。捐赠者的大公无私精神,成为个别单位的摇钱树,这些做法明显偏离了捐赠者的初衷。 接受捐赠之后,文博单位出现了今天这样那样的难堪事情,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窃以为,要改进我们的工作、克服今天所出现的种种弊端,最根本的出路有两条:一是要建立健全有关文物和艺术品捐赠事宜的规章制度,并落实到各项行动中;二是要加强社会和舆论的监督。其中,第一条是要求我们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确保捐赠事宜的工作质量;而第二条则是要求我们文博单位在处理捐赠事宜工作中,能够做到合情合理,并确保社会捐赠这一行之有效的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曹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