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质,求实务虚——也谈美术课堂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2008-01-05 13:38:37 刘晓筠
随着美术课程标准的推广,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努力寻求和探索实现新课程发展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但是我们更多地发现,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囿于认识的偏差,在运用多媒体手段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一味追求热闹、花样繁多的课堂效果,华而不实,牵强附会,这些现象若不加以纠正,将直接影响到《课标》的顺利实施和推进,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美术的综合能力和美术素养的提高。这些应是我们值得注意警惕,及时纠正的。
现代教育的确越来越显示出教育技术的力量和魅力,但是这也要取决于教师的恰当使用,以便能够真正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且需要考虑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程时所花费的资源成本,包括教师在制作课件中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材料。相反,若不记资源成本或使用不当,倒可能“弄巧成拙”。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正确地运用多媒体,更好地为课程服务呢?
我们认为,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应考虑该不该用,应该在哪个环节上用;其次要考虑课件制作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及学生的要求。有的教师认为,既然新课程改革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那么,新课程教学实践就必须使用多媒体,而且要多用,其实这是片面的看法。我们看到,有的教师将身边随处能见到的实用美术品,费很大力气变成图片放到课件中;有的教师将教师演示的绘画技巧,变成步骤图放到课件中;还有的教师将非常简单的一句话,非要费很大的劲通过电脑课件的一个卡通人物去说。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
1、传递大量的图片文字信息;
2、利用音响、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创设动人的艺术情境和氛围;
3、插入视频图像资料,展示动画特效,拓展学生视野等。
计算机多媒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我们不应该把文字和形象对立起来,因为真正的现代教育,从小学的识字训练阶段到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都应该把文字,声音和形象三者结合起来。” 多媒体课件中大量的图形、文字、动画、声音等信息是传统介质所无法承载的,更为重要的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各种信息整合到一起,因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在相同时间里呈现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图文,声像并茂,以动态的演示代替了传统的挂图、幻灯片,更利用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全面把握,并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如果不顾任务特点的话,课堂教学就会失去个性,失去活力。而教师在付出很多劳动的时候,却不能得到更多的收获。譬如我们在进行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时候(素描造型练习),重在训练学生对形体的把握,这时教学中我们通常可以运用练习法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这里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此时,多媒体课件我看不用也罢。
课程资源是为课程服务的,而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如果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忽视了学生的特点,那么任何资源都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计算机多媒体只是硬件,而软件——教学课件更为重要。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课件的选题要精彩,定位要准确。对教材中的难点、疑点、抽象的知识点可重点制作成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与交互性的多媒体课件。
2、课件的图形、图像、动画、影像等媒体元素能少则少,宜简不宜繁。否则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甚至会成为毫无意义的累赘。
3、课件的操作界面不能繁琐,应力求简洁明了、美观大方。
4、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切忌是课堂上“满堂灌”的翻版。课件中除了有引论、讲授、例题、练习、小结等教师主讲的内容以外,还应留给学生积极参与的空间,比如“试验一下”、“思考一下”、“猜猜看”等,这可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5、课件的交互性必须强大。缺乏交互性的课件不能称之为多媒体教学课件,如果摒弃了计算机的高度智性,就与其他传统教学媒体没什么两样了。
以上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引发的几点思考,应该说现代媒体手段的运用提升了我们的教学质量,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但我们应该注意:任何教育手段都必须立足本质,求实务虚,从培养人才的整体观念出发,因教材、环境及教师、学生的实际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既要方法多样,又要科学合理,不要盲目照抄照搬走入形式主义的误区,从而鼓动起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让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真正焕发出它的光彩。
□刘晓筠(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刘晓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