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拍卖渐进发展,技术革命悄然发生
2008-03-12 11:13:16 刘啻
从此次华辰和匡时的摄影拍场来看,摄影市场相比当年油画市场井喷式的爆发,显然要温和了许多。但是大家把对市场新增长点的期待更多地投向了摄影作品。2006年首场影像拍卖专场举办至今,中国的影像拍卖市场已历经一年多的洗礼,秋拍有4家内地的拍卖公司涉水摄影拍卖。继中国嘉德和北京诚轩之后,华辰秋季影像拍卖专场在12月收获218.7万元,成交率58.64%。上拍作品134组,除了中国摄影史上的名家名作,还有不少国外顶级影像藏品。从秋拍整体成绩来看,中国的收藏家更倾向于收藏那些记载重要历史事件、社会变迁且在中国摄影史有着较大影响的纪实摄影家的代表作品,而时下名声正噪的中国当代摄影师的作品也成为了藏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综观2007年秋拍,初步建立起的拍卖市场影像基本类别,为影像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格的甄别、鉴定、评价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标准,也为建立价格参照体系提供了基础。同时,众多国外顶级影像藏品的现身,也为新兴的中国影像收藏市场和藏家提供了很好的价格参照标准,为正在形成的中国影像市场价格指数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体系。从今年的参拍作品估价就可看出,与前两场相比整体略显偏低,但从收藏价值角度衡量是吻合市场价值取向的。正如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所语:“影像艺术品拍卖的迅速发展,反映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发展的规律。一切似乎都在快与热的氛围中形成放大!快并非不好,只是需要把握方向;热并非妙,只是需要笃下建设的心态。” 就此次华辰的影像拍卖会来说,近五成照片都是喷墨打印作品,这些具有艺术收藏价值的照片,其百年收藏的品质承诺获得了买家的认可。材质的更新换代是摄影市场的另一个颇具意义的关注点。获拍作品中,如早在1986年中国当代摄影展上就引起轰动的“十年一瞬间”系列中,于德水的《大河万岁》拍得3.92万元;影响了中国摄影理念的美国联系图片社,第一个十年代表作品集以13.44万元获拍;摄影家石志民在上世纪80年代,结合中西方摄影文化,采用全新的表现手段,突破摄影对技术和材质的依赖而创作的《记忆》以6.72万元落槌。 国际影像艺术收藏界早已看出,数码时代的来临将改变整个摄影界。正如启蒙思想家严复所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经历传统冲印过渡到数码输出的资深专业人士,华辰影像拍卖技术顾问石志民先生如是说:随着影像艺术作品的不断升温和国际上先进的数码影像输出技术在中国市场的不断普及,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以数码输出技术为主的影像作品,并渐渐体会到这种技术所体现出的更高价值。与另一主流银盐纸基参拍作品相比,二者可谓相得益彰,各放异彩。银盐纸基作品由于采用了传统的手工放大工艺,加之作品特有的历史因素而备受藏家喜爱。也正是因手工放大的每幅作品都承载着其特有的惟一性,而令藏品价值一路飚升。而“艺术微喷TM”工艺,在实现了传统暗房能够表现手法的基础上,更突破了一些传统工艺的技术瓶颈,为摄影师乃至藏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近年来,受国外市场热捧的当代影像艺术品,像杨泳梁的《蜃市山水叁之夜之昼》,强晋的《六合圣像—最后的晚餐》等,在2007年的华辰拍卖中也收获不俗。新材质的应用会随着摄影市场在中国的火热逐渐得到推广。
(责任编辑:王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