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问的方式面对传统:杨劲松专访
2008-04-01 17:20:55 刘晓琳
雅昌艺术网:您觉得“五谷杂粮”展览效果怎么样?
杨劲松: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从各地来的媒体、专家、艺术家都没有想到杭州有个这么好的展览,无论从策划、题目到两个展览的关系,包括这个研讨会形成了系统展示的关系,以往就展览主题是一个方面,要么就是只有结果,要么就是过程。
我们以“两展一会”的方式我觉得比较全面,而且集中地展示出学院综合艺术教育的成果,可以说是实验艺术在中国发展三十年多来首次以官方举办的形式亮相,一直以来实验艺术都是处在边缘或者半地下的状态。
雅昌艺术网: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主持中国美院的综合艺术系?
杨劲松: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综合艺术系形成今天的面貌。1994年中国美院先开了一个工作室——综合绘画工作室,当时主要是从形式语言和材料技术方面尝试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因为当时还是在改革开放中期,还有很多思想和文化上的禁锢,经过10年的发展,在综合绘画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艺术的发展,大家都发现,综合绘画这种方式难以涵盖当代实验艺术中间的很多门类。
许江院长提出“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观点,认为光是以平面绘画的方式突破是很有限的,难以面对中国的现实问题。他从2001年开始就跟我商量,希望我能回来主持工作。当时我是在西安美院,因为我回国后一直在西安美术学院任教,当时西安美院对我非常好,不放我走,我说我先过来这边看一下。
2002年我在这边做了讲座,并与院领导详细交换了想法,我认为从整个思路上要变,如果不变的话,仅仅是一个平面绘画的方式的话,我可能不会过来,到今天我也是这么认为。任何表现形式都是表达艺术的媒介,是达成思想或者达成艺术创作的一个工具,不是判断好坏优劣的标准,因为仅仅把综合绘画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的话显然太片面。
许江院长非常赞同我的观点,就把这个工作室扩大为综合艺术系,当时就这个系的名字我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说干脆直接用实验艺术或自由概念来命名,这样可能会更好地诠释当代艺术话语混合、互动的一种追求。许江院长说,用自由、实验在当时中国的语境里面可能会招来非议,建议用在概念上显得比较中和的“综合艺术”来命名,但是我们在英文名里还是采用了free art “自由艺术”这个概念。
我们系的老师基本上都有过一定的海外经历,同时也有在江湖上面打拼的经验,基本上是身经百战,有明确的判断力,所以大家都对这个系的教育跃跃欲试,都非常有想法。面对今天这样一个国家发展的态势,没有原创能力、自主能力一定会被淘汰。
雅昌艺术网:在筹划组织这个展览之处,您的策展思路是怎样的?
杨劲松:希望我们能找到自己的文化根源,我们用“五谷杂粮”和“教案”的展示方式也是表明这样的一种文化态度:现当代文化发展知识的来源,就跟我们与五谷杂粮的关系一样,是一种非常朴素和本源的关系,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被灌输了太多什么是经典的知识,但我们并没有被教育如何客观地认识经典,我们需要去重新面对它,而不是盲目地去认为被历史或者被文化所塑造出来的经典就是唯一的,我们要带着疑问去面对我们所面对的一切,我们要用提问的方式去进入艺术的思考,而不是说只有照搬和描摹对象才是我们的出路。
就是从这样的漫长背景里面,经过反复的磨合、商榷,我们都回来了。从2002年开始我们陆陆续续把海内外、江湖上的很多艺术家聘到美院,就这样综合绘画系变成了综合艺术系。
我们这次活动实际上就是这5年来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以求证明这五年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突破性,而且这个突破性是明确的,不再像以往是借鉴、挪用、照搬或者是复制西方的某种样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间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自认为好的东西放在这样的环境来面,并非所有的东西是老百姓可以天然接受的,只是在文化态度上和一些做事的方式上,让老百姓或者一般的观众觉得和我们开始有密切的关系了。从我们的日常经验和现实碰到的问题有一些对应性,以往的艺术是完全被割裂的。
雅昌艺术网:您是在海外学习还是在做职业艺术家?
杨劲松:最早我是从浙江美术学院校公派到法国进行艺术交流的项目,先是去了一年时间,后来我发现一年的时间不够,因为我们当时在国内发现西方的东西很好很先进,但是搞不清楚到底好在哪里,到了国外认识就逐渐明确了,我觉得我要留下来更深入地了解。
最后我就留了六年,开始我是在法国,后来因为参加德国举办的“中国前卫艺术展”,我觉得德国的艺术氛围非常适合我,就留在了德国。
雅昌艺术网:关于实验艺术,大家都有这么一个感觉认为实验艺术刻意地跟传统保持批判的态度。
杨劲松:我们现在觉得用提问的方式更好,因为批判是假设有一个敌人,而将对象对象化了,这种对象化方式在革命初期是为了产生一个振聋发聩的效果,而采取的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事实上大家逐渐发现,用这种方式自我救赎已经过时了。
如果把实验艺术和传统艺术进行对立的话,你就会发现好象采取割裂式的、羁绊式的或者是断层式的关系来做。我们的经典到底是什么?而当我们以分析和提问的态度面对经典的时候,会发现这种方式是与经典对话的真正有效的方式。
经典的文化基因可以被我们重新采用,而很多高唱传统的人,其实是僵死的模式,并没有真正继承到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是把传统变成了套在自己身上的紧箍咒。所以实验艺术的存在恰恰是让我们对传统进行了更好地去分析、理解、采样,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被激活起来,所以我觉得实验艺术与传统这两者之间并不是矛盾的和非彼即彼的关系。
(责任编辑:刘晓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