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院人才应多元化
2008-06-05 14:42:44 周矩敏
画院人才队伍培养面临三项新课题:一是人才标准,二是对重要画家的旺势周期评估,三是录取程序和标准。画院的人才应该是多元的,可以是主题创作的强将,也可以是传统文化的研究者,画种科目也应该兼有共存。
当今画院如何改革,尚未有一个成熟和完整的模式可循。因为各地的文化背景不同,地域差异所造成的特点无法一概而论。北京画院、上海画院、江苏国画院就各自制定执行着自己的方案。但是,不管如何改革,画院的责任、目标及发展方向是共同的。也就是说国家拨款的画院,必须强调公益服务。研究、创作、教学三大任务是基础目标,画院建设都是围绕这基础而进行的。
但是,遗憾的是,许多画院尚未沿着这条健康的道路发展下去,个别的画家拿着国家的工资,却专门经营自己的名利之事;拿不出像样的创作,却热衷商业笔会,画廊售画。
你看许多展览姹紫嫣红,热热闹闹,但不看署名就无法一眼分辨出作者是谁。不像李可染、傅抱石、林风眠、潘天寿、吴冠中等前辈,艺术图式就是他们的名片,决不会相互混淆。至少说明三点:一是信息源公开造成趋同审美观的流行;二是美展评审标准的格式化;三是作者缺乏应有的创作真诚,为了入选展览和获奖而揣摩形式成功的概率。这些现象催人深思。说实话,现在的很多画家,无论造型或对形式的敏感都不输于古人,但艺术品质却无法与前辈相比,大多是以技巧表象哗众取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文化趋同,要求作品紧随主流,而主流一定是为主题服务的。特别是一些所谓重大题材,有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创作模式,鸿篇巨制引领风骚。个性语言迅速成了艺术“普通话”。另一方面,我们对非主流性创作队伍重视不够,缺乏引导。他们在被主流边缘化的同时,却被一些社会爱好者所接受。许多画家成名后,或做主流的评判人,或退出主流创作的队伍。这既有创作峰期高低变化的客观因素,也有功成名就后求稳、求安全的考虑。
这给画院人才队伍提出了新课题,涉及三方面:一是人才标准。在培养主题创作人才队伍时,花鸟、山水、动物类画家还需要吗?二是对重要画家的旺势周期评估。一般成名作往往预示着作者创作的高峰期,连续创新高的人不多,能稳定发展就算上乘了。这批人引进时年龄都是偏大的,从人事体制角度看,从进岗到退岗的时间短,服务期短。三是录取程序和标准。程序的公正是不难做到的,但是评委的观念差异直接导致录取标准的差异。有时天才可能会被集体的中庸所埋没。当年徐悲鸿不拘一格提携人才,才有了傅抱石、李可染、吴作人、李苦禅等人脱颖而出。若按现在推荐的程序标准论,一言定乾坤会有失公正。我认为,人才选拔应考虑以下的基本要求:一是有明显健康的艺术个性语言,而不是极端形式;二是有娴熟的技巧和创作能力、驾驭画面的能力;三是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忌终身一招式的画家;四是综合素养,如此方能公正。
画院的人才应该是多元的,可以是主题创作的强将,也可以是传统文化的研究者,画种科目也应该兼有共存。在强调画院公益性和画家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别忘了艺术家的历史责任,当后人翻开中国绘画史,不要因为单一的艺术语言而愧憾于后世。历史是公正的,能载入史册的唯有好画。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