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理论体系不完善阻碍瓷画发展

2008-06-05 14:57:43 张丘识

  景德镇是瓷都,收藏品市场中价格较高的古董瓷器大部分出于景德镇,这是景德镇过去的辉煌。今天制瓷的原料、设备、工艺都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如今的景德镇在一些收藏家们的眼里却成了制造假古董瓷的基地。我认为景德镇现代艺术陶瓷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精品意识。早期的瓷器大都是实用品,随着工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瓷器的实用功能渐渐被塑料、玻璃等其他一些材质的物品所取代。随着实用功能的退化,瓷器的装饰功能慢慢地凸显出来,它的艺术性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我见过景德镇大师们的作品,非常好,但由于产量小、宣传少,外面几乎很难见到。各地市场那些打着“景德镇制”牌子的工艺瓷,器型、画工往往很粗劣,而且价格极低,这严重地影响了景德镇瓷器的品牌形象。

  要扭转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景德镇的大师们站出来,拿出满意的作品到各地去展览、宣传,使大家了解景德镇现代艺术瓷器的创作状态;另一方面,也需要引进外面一些新的艺术元素,提高陶瓷装饰的艺术性。

  陶瓷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出现了陶器彩绘。近现代,绘画更成为陶瓷装饰的主要手段之一。陶瓷绘画与中国书画同根同源,但因创作材料及工艺不同而有所区别。从表现形式上来讲,陶瓷绘画应属美术范畴;从创作载体、材料、制作工艺来讲,又属于工艺美术范畴。所以,陶瓷绘画应该是艺术与工艺的结合体,艺术表现是内涵,工艺手法是载体,只重艺术表现而忽视工艺手法是文而无质,只重工艺手法而忽略艺术表现是质而无文。由于创作载体、材料的不同,以及陶瓷工艺大师和书画艺术家之间沟通的不畅,致使美术界和工艺美术界对陶瓷绘画艺术的评价大相径庭。美术界评价瓷画是以中国画创作理论为依据的,没有考虑到载体的变化,所以很多意见不免失之偏颇。陶瓷绘画艺术的传承、发展、创新一定要有自己的创作理论作为指导。瓷画出现至今可谓历史久远,但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创作理论体系和对陶瓷绘画艺术的评价标准,这不但影响了陶瓷绘画的发展,而且是美术界与工艺美术界在陶瓷绘画方面产生分歧的根源,阻碍了陶瓷工艺大师和书画家的沟通。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