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私人博物馆或将改变艺术生态

2008-06-13 10:33:18 丁书哲

  正在瑞士巴塞尔如火如荼举行的艺术博览会,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在市场上一掷千金的买家们,其购买的艺术品越来越多地用于私人博物馆的建设中。

  一方面,国际艺术市场私人藏家们开始热衷于建造私人博物馆。这些实力雄厚的大藏家,拥有了大量的私人藏品之后希望通过建立博物馆,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扩大自己对艺术市场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这些买家之中难免有浑水摸鱼者,打着建造私人博物馆的名义在博览会上以较低价格购买艺术品,再在艺术市场上抛售出去而获得利益。私人博物馆买家的大量涌现,似乎正在改变着艺术市场的潜规则。

  据《The Art Newspaper》报道,此次巴塞尔博览会,许多画商都遇到了这样的客户。他们告诉画商,他们购买作品的目的是为了建造私人博物馆。画商们谈到,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主意,一些藏家早就有这样的打算。然而,重要的是这似乎已成为一个公共的趋势,这已经成为一个大众话题。两个月以前,电影导演克劳德·贝瑞(Claud Berri)便对外宣布,他将在巴黎建造自己的私人博物馆展示自己的当代艺术藏品。这个月,波兰广告大亨克里斯蒂·博洛斯(Christian Boros)在柏林修建的私人博物馆已经开幕。这种潮流,正在影响着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销售状况。

  许多画商对此十分谨慎。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自己代理的艺术家的作品能够进入博物馆系统收藏。这是对其代理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学术肯定,对于画商的声誉有很大好处。另一方面,他们对于那些打着幌子投机的人心存忌惮。在今年早些时候,苏富比举行的施丹莱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打着捐赠博物馆的旗帜,画商低价购买了一批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两个博物馆对作品展览之后却马上通过拍卖在市场抛售,这样的做法严重的伤害了艺术家的感情,破坏了游戏规则,遭到艺术界的批评。因此,一些画商在巴塞尔博览会上就表示,对于那些新的没听说过的客人,将在销售名单中划去他们的名字。

  长久以来,藏家和博物馆以及艺术市场的关系一直是艺术生态的重要的一部分。藏家在艺术市场上购得艺术品,经过时间的沉淀再把藏品捐赠给博物馆,这种游戏规则保证了艺术品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空间,从商业市场走向学术系统的延续性,艺术品也最终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在博物馆中成为朝圣的对象。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后现代社会结构的出现,博物馆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质疑。这是一个颠覆和重构的时代,对于许多资本大亨和国际藏家来说,建造自己的博物馆,构建自己的艺术品体系已经不是一个难事,国立博物馆和公共博物馆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战。

  在这样的潮流之中,还有许多藏家依然选择捐赠艺术品予公共博物馆的老式策略。他们认为这样做是最简捷的保管自己的收藏品的方法。然而,这样的做法对于许多藏家已经失去吸引力。他们希望建构自己的收藏体系,说到底是希望在社会中建构自己的价值观,并影响社会。也许,我们将迎来一个博物馆私人化时代的到来。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