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春拍中国当代艺术行情看艺术市场的调整策略
2008-06-14 11:18:45 潘欣信
在当前,放眼全球,艺术品交易最活跃、最频繁的,不是欧洲,不是美国,也不是日本,而是中国大陆。所以,无论是西方的尤伦斯、古根海姆,还是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画廊与艺术机构,纷纷把艺术投资、运作的目光转向中国大陆。到中国大陆来开设分店,正成为中国港台和海外地区众多高端艺术机构的梦想。而当有一日,中国艺术市场走向成熟,稳定,收藏人群的素质有了普遍的提高,炒作、盲目追风等缺点也将自然消解,但同时它也将变得活力不足、缺少机会。2008年的春天的拍卖市场,在渐趋稳定之中又闪烁着一丝躁动不安。带来这些躁动的,是中国当代艺术在海外拍卖市场上出人意料的表现。大约从2006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市场行情从海外启动,很快成为中国香港、北京等拍卖市场上的香饽饽。在各个拍卖会上屡破高价和高成交率,一路高歌直到2007年秋拍,引来了众多的接棒者。然而,刚结束的2008苏富比亚洲艺术专场,中国当代艺术却在市场大规模的启动之后,首次遭遇“平平”。与以往大大超过最低估价的拍卖结果不同,2008年苏富比亚洲艺术专场总成交额约合人民币1.738亿元,刚刚达到拍前最低估价,仅为去年同场秋拍成交额的一半。众所周知,因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行情首先从海外尤其是纽约启动,所以它的成绩,被许多人士基本上看作是亚洲地区中国当代艺术的风向标。苏富比亚洲艺术专场此次的成绩单,显然不能令人满意。
因为几年来的苏富比拍卖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多数成绩火爆,亚洲地区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已经习惯了跟着海外的火爆之后,再继续“添火”一把。但是这次,苏富比让翘首期盼“引火借光”的人们失望了。于是,一些市场人士悲观地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因为数年持续上扬,而成为投资型市场而不是收藏型市场。当代艺术品市场呈现的是股市模式,而且主要是散户投资,他们选择艺术品的随意性很大,当代艺术作品的交易已经是一个存在着泡沫的市场,接下来要开始挤泡沫了,也就是说,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拐点来了。
另一派的观点却相对乐观,他们认为,早在十几年前,一幅西方油画就被卖到了几百万、甚至是上亿美元,而一幅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当时只要几千美元就被看作是天价,大部方西方投资者以低价囤积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再高价抛售牟利。以一年来当代艺术拍卖中比较“红”的曾梵志为例子,5年前买进一幅画,只需不到10万元,现在卖的话,却有几百万,已经实现了高利“套现”。 还有人通过直接平行对比西方艺术的高价,提出 了艺术收藏的“100万美金定律”, 也就是说,真正的大收藏家,“只关注100万美金上线的艺术家及其生态群落。”进而认为相对于西方19世纪以来的一些大家动辄上亿的艺术作品,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价格才刚刚起步,“中国的当代艺术收藏或者说投资在自家国门内热闹了两三年,在西方社会,不过刚刚开始的价格”。按照这个认识,现在的高价之所以有些“吓人”,主要是因为基数太低,西方的艺术市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培育期,而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由几万上升到几百万,仅仅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时间短、任务重”,中国的市场如此初级,我们既没有重要的当代艺术美术馆和基金会,也没有能在收藏阵列里掷地有声的大收藏家,因此当代艺术作品市场是值得期待并需要更多时间和机会。
在这两种观点之中,无论是细致的数字分析、行业人群观察,还是从经济、政治角度等等高瞻远瞩、旁征博引的论证,都是那么的似曾相识。似曾相识于2005年前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市场的那一轮波动。在2005年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市场行情,还没有大幅度开始的时候,国内传统书画市场,包括当代传统型书画家的市场交易,在经历了2000—2004年左右的天价频出、竞相争购的火爆之后,出现了低迷徘徊,一部分作品价格滑落的现象。泡沫论、拐点论等众多的阐述出现,当然也有看好的“上涨论”,与2008年的这一争论颇为相似。鉴于前者行之未远,因此可以把新世纪以来的这两轮现象看作是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正是中国艺术市场由渐趋兴起到稳定到一个相对高位的过程。
宏观地看,经过10年的大踏步甚至是跳跃式前进,中国的艺术市场无疑已经进入了一个具有相对高度的平台,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这样的一个从“兴起”到“稳定”到一定高位,是经历这样一番过程确立的:经济发展(带动艺术市场渐趋兴盛)——艺术品价格上扬(机会凸现)——多头跟进(市场火爆、高价频出)——过热增长(成交全面与抢购出现)——渐趋理性(某些作品价格滑落、高价难突破)——回归稳定(艺术品价格在一个较高位上稳定运行)。这个过程中大约用了10年的时间,在前面的一大半时间中,主要是体现在中国传统书画上。举例来说,2002年,陆俨少的百开《杜甫诗意图册》以6000多万的高价成交,在那个上升时期,可以说每一次的破记录,几乎都能引起全国反响和业界惊叹,随之而来的是种种的分析、深度报道,甚至是街头巷尾的议论。但在最近一两年,人们几乎想不起有哪一个传统书画艺术的拍卖,能以高价而引爆出分析、争论的话题。近两年的话题和惊叹,主要体现在导源于海外市场的当代艺术上。就是说,在广泛的艺术市场参与人群那里,5年之前,传统书画家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等等是艺术市场当之无愧的“明星”;而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张晓刚、王广义、曾梵志、刘晓东等等,则成为新的热点。虽然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的作品价格在当下,相比较于2004年的高峰,可能并没有多少滑坡,甚至是上升了。但是因为在相对的增长速度上,也就是在加速度上,远远低于以张晓刚、王广义、曾梵志、刘晓东等为代表的当代艺术家群体,所以就无法成为“热点”了。
艺术收藏是一种传统文化。伴随着经济的崛起,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享受和消费传统文化的热潮就会兴起。兴起之后有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之后必然有一个相对平静的稳定期,直到下一个新时机的到来。但必须看到的是,在经过成交低迷甚至是价格滑坡之后,某一类艺术作品,其价格通常不是退回到了原来的水平,而往往是登上一个台阶的过程。以2008年春季艺术市场的当代艺术作品为例,把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虽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是否将在2008年由高价走向回落,还不能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2008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调整、回落、挤出水分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结束之后,中国当代艺术整体的市场行情,也绝不会再回到10年前的水平。也从这个角度说,就不存在所谓的“拐点”。
因为,拐点这样的看法,是把艺术市场看作是平面的曲线,而不是立体的螺旋。按照上面的分析,艺术市场在一个相对长久的历史时期内,其发展更应该是一个立体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从历史上看,还没有哪一个稳定的历史时期内(如一个朝代),艺术品价格出现曲线式样的大范围波动。带来艺术品大范围这种波动的,只可能是重大的历史转折、战争,在当代,是经济的大规模变化,如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等等。就象一架飞机在一个航程之内,相对于地面的距离,有一个上升下降的过程,开始上升,结束航程时候下降。至于中间的飞行虽然也有上上下下的调整,但毕竟是停留在一定的高度上,根据气流、云层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高度。在航程之内,它就绝不会落到比地面起点更低,因为如果它等于地面,那么其结果就是收藏“死了”。
中国的艺术市场处于上升发展之中,是业界共识。它发展到成熟和完善,需要的正是前进与调整并行。2005年以来,中国书画由世纪之初几年的火热到自2005年相对平稳、理性,延续至今,可以看作是艺术市场传统艺术领域的调整,近期关于“当代艺术”的种种行为,虽还不明确,但如果真的成交低迷、价格滑坡,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因为对于一些人来说,近两三年之内,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上升过快,带来刺激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担忧,即使是在业界内部,调整的期望也已经产生,可以看作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又一个领域的调整。毫无疑问,这种调整是一种惰性力量,是以牺牲活跃为代价的,但同时又是保护市场稳定、平衡的必要条件。
中国艺术市场正处于一个艰难的转型过程中,传统的艺术收藏秩序和价值观念已经被颠覆,新的秩序和观念却还未确立,在这样的断裂与碰撞中,整个市场心理和行为,必然呈现出混乱、多元的状态,在西方的拍卖市场中,虽然拍卖的种类对象远比我们丰富,比如,明星的衣服、照片、珠宝、手表等等,都是艺术拍卖公司的专场对象,国内艺术拍卖行的对象还远远没有这么丰富。但是,在西方艺术品的拍卖对象中,都有基本的价格尺度,拍卖道德也已建立起一定的共识。拍卖的多元化和丰富化,建立在一个稳固的根基之上。而在国内艺术拍卖市场,10年来某些艺术品价格疯狂的程度,远远超出人们想象。什么都成了炒的对象。
在中国的艺术市场之中,充满着如此多的诱惑,从传统书画、和田玉石,到红木家具,都经历了这样一轮的发展过程。现在是当代艺术。这个舞台是如此的广阔和精彩,到底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西方艺术作品价格记录的打破,比我们来说,显得难得多了。而我们短短10年过程,无论是在中国画领域还是油画、雕塑领域,刷新记录的频繁程度是无人可比的。尤其是在这几年,频繁地刷新,在一个领域内,一年之内刷新几次都是可能的事情,快得简直让人有些麻木和心烦。
过于成熟和完善的艺术市场,只能吸引真正的爱好者的目光,更多的人将逐渐对它失去兴趣。可以说,当代中国的艺术市场,其缺点也恰恰是优势。为什么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行情发端于海外?就是因为他们看中了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上有机会。有艺术评论家指出,2008春拍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出的问题,正是因为“中国当代艺术品在市场上火爆是西方买家炒起来的,他们培养了多年的市场,现在要来套现了。”“很显然,香港苏富比的这次拍卖就是一个‘套现’的典型。”
(责任编辑:王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