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请为自己正名
2008-06-26 10:48:14 苇杭
明代藏书家范钦建造的天一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在英国《Art Review》杂志最近一次推出的全球艺术界影响力100强的排行榜中,收藏家作为一个群体在与各路诸侯的比拼中拔得头筹,占据31席,可以说三分天下有其一;同时,在最具影响力的TOP 10中,收藏家也有4人入围,风头之劲一时无二。
《Art Review》的评选范围涵盖了时下艺术收藏圈里的各参与方,包括艺术家、建筑师、博物馆和美术馆馆长、批评家、策展人、画廊、艺术博览会、拍卖行、收藏家、收藏机构等,因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之往年的排行榜(收藏家在100席中占据21席),收藏家在话语权力结构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凸现。可以说,收藏家在相当大程度上引导着世界艺术的发展方向。
买家藏家 混而不同
从上世纪末叶开始,艺术品收藏逐渐成为一种投资理念并广为接受。于是,原本只面向小众的收藏市场涌入了许多陌生面孔。同一般人印象中的收藏家一样,这些新面孔不辞辛劳地奔走在各大画廊、拍卖行之间,眼里透着攫取的光;他们同样可以为钟爱的艺术品一掷千金,倾动全场;他们甚至还可能具备相当的艺术素养,信手拈来一件藏品就能报出它的身世源流,如话家常。而有些我们熟知的收藏家,其举动也变得令人费解:他们一样在群情耸动的氛围中难以自持,一样采取追涨杀跌的市场操作手法,一样在市场的裹挟下追逐短期收益。收藏家和投资人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对两者的角色认定出现问题:当投资人闯入收藏家传统领地的时候,就像希腊神话里萨尔玛喀斯与赫耳玛佛洛狄托斯融为一体,两者的面目都开始模糊不清。
笔者在拍卖会现场曾听人对某收藏家下过这样的断语:“(他)今天是买家,明天就是卖家;藏家?也许以前是吧。”一句话说得警策,买家和藏家毕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买家即投资人,顾名思义,只要在市场上有实际的购买行为,人人都可以受之无愧;但买家若想更进一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至少还要保证一点:对买进的艺术品有长久持有的愿望。世界级艺术收藏家斯蒂芬·韦恩在回答美国《艺术新闻》杂志关于收藏家和投资人有何不同的提问时,给出的标准是“收藏家对作品的欲望要高于他对钱的欲望”。正是如此,从一般的角度来看,艺术品无非有两大功用,一是颐情养志,二是保值增值。前者需要经常把玩以愉悦性灵,长久持有自不待言;后者更需要时间来加以保证。让“收藏家有欲望”的艺术品,尤其是那些艺术价值迷离难辨的作品,需要历史进行一番淘洗,繁华落尽,始见真淳;而有些审美理念超前的作品,则需要静候大众审美观念的演进,其价值才能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同。所以,面对价格高位时的第一反应,是立即出手套现,还是更多感受到生命价值的认同,从而将收藏事业更持久地坚持下去,几乎是投资人与收藏家的天然分野。买家与藏家,其实混而不同。
藏家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有观点认为,两大因素使得收藏家不能安心的从事收藏。其一是从股市、楼市流出来的热钱炒作艺术品市场,结果2006年以来的市价已不能简单用“飙升”两个字来形容:眼见着预期几十年才会达到的收益转眼就可以变现,也就难怪一些收藏家会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把持不定。第二点还有数字为证:今春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比去年秋季多流入2亿资金。这些资金很多是从股市和楼市中转移出来的——短线操作,投机套现。对方是大资金,仅仅依靠收藏家个人的力量,当然难以与之抗衡。言下之意,收藏家也只能随波逐流了。
以上两点并不能导出收藏家必须唯投资人马首是瞻的结论。收藏家也有足够的理由叫板投机者。事实是,在股市、楼市的天风海雨来临之前,艺术品市场并非理想的避风港。这港汊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小,驶不进在股市上威风八面的万吨巨轮。内地最大的几家拍卖行,其全年的成交额,放到沪深股市上可能几分钟就能达成。市场空间的狭小,限制了资金的注入,无形之中也缓解了艺术品市场面对投机冲动时的压力。何况,这港汊还有它自己的地形地貌特征,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巨轮,未必不会在车道沟里翻船。就像股票是为流通而生的,投资者利用股价的起落升沉在倒手交易中套利;艺术品就不一样,真正好的艺术品不待流通而声价自高。楼房更多注重实用功能,艺术品则基本脱离实用性,审美价值的高低才是它的评判标准。所以在股市、楼市上可以大行其道的操作手法,放到艺术品市场上未必行得通。最后,这港汊应该还有一道重闸——收藏家。哪怕举国滔滔都在艺术品投资的狂热中迷失,收藏家也应该做独醒的最后一人。他们能够预见到,盲目跟风捧盘,对于还很脆弱的艺术品市场不但毫无建设性可言,还有可能加剧市场的泡沫化,为害剧烈而长远。他们能够依托自己的专业视角和鉴别能力,对艺术品的实际价值和市场潜力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以睿智稳健的收藏行为,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
收藏家马未都在谈到时下收藏生态时说,任何一个行业因为经济问题,都会迅速进入一个混乱状态,“大乱则大治”;我们的收藏界可能还有几年乱哄哄的局面,以后就会慢慢地治理。内地的收藏市场真正启动,不过是十几年的事情。在这十几岁的“幼稚期”,出现一些喧嚣和骚动是难免的,但市场终究要回归理性。就像一曲琵琶,开场的“转轴拨弦”还“未成曲调”,这时需要“贺老琵琶定场屋”,需要能够为市场的规范运作底定基调的人。“贺老”为谁?收藏家。
收藏家是个神圣的称谓,意味着权威,意味着责任。当藏家的内涵被稀释、被僭越、甚至被异化的时候,我们希望真正的藏家能够站出来,为自己,也为这个骄傲的群体,正名。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