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未现拐点
2008-07-28 14:18:53 徐小青
“油画和当代艺术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它是持续向上发展的。在未来一两年内,绝对的调整或回调是不存在的。”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专访时,雅昌艺术网总经理、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首席调研员蒋伟说。
张晓刚作品成交额2亿
7月19日,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成立,并发布其首份艺术市场调查报告——《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08春季)》。报告显示,较之去年秋季,中国油画和当代艺术所占市场比例有超过5%的降幅,但并未达到人们惊呼的“拐点”。
纽约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今年3月的春季拍卖会上,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拍品没有出现人们期待的火爆局面,多以估价或略高于估价成交。加上对于当代艺术此前屡创“天价”的质疑,业界开始浮现“当代艺术拐点出现”的声音。
蒋伟以雅昌“当代艺术18指数”举例说,当代艺术18指数选取的是中国当代艺术最有代表性的18个艺术家。从这个指数来看,当代艺术从2000年起平稳发展,2003年开始上升,到2007年秋拍达到一个高点,是直线上升的趋势。今年虽然有所回调,但回调比例不到1%,远远谈不上拐点。
蒋伟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2008年春拍成交总额前100位的艺术家中,油画及当代艺术家占了40席;单件成交价排名前100位的艺术家中,油画及当代艺术家占了57席。当代艺术的强劲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些当代艺术家中,张晓刚作品总成交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他也是惟一在今年春拍中总成交额超过2亿的当代艺术家。刘小东以12件成交作品均价达到1100万元人民币,成为平均单件艺术品价格最高的艺术家。
对于当代艺术这种动辄千万的现象,蒋伟认为不足为奇。“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艺术在世界上地位的提升,我觉得今天这个价格远远不是天价。真正的天价我们还会看到,而且每个季度会不断刷新。”他笑着说,“不信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看。”
“回调”只是一种感觉
数据显示,过去中国艺术市场一年成交额不到2亿,现在能达到200多亿。但“200多亿对证券市场来说,也不过是10分钟的成交额。所以中国的艺术市场总体规模还很小,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蒋伟认为,有些人感觉今年当代艺术回调得很厉害,其实只是一种心理暗示,事实并非如此。
例如,香港苏富比今年春拍上,刘小东、张晓刚、徐冰等当代艺术家均刷新了个人纪录。“艺术市场的持续发展是不需要去质疑的。大家今天讲‘拐点论’也好,假拍也好,都不足以改变中国艺术市场快速向上发展的整体趋势。”他说,中国的油画和当代艺术潜力很大,因为这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就中国油画和当代艺术而言,“目前的交易中心仍在香港,内地只是一个生产中心”。
不过,蒋伟也提到,在投资市场中,所有东西都有跌有涨,艺术市场将来也许会有局部的回调,以便向更规范、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蒋伟笑称,想看到真正的回调“估计有难度”。因为艺术市场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不会针对某个人、某场拍卖会,而是针对作品本身进行投资。不好的作品肯定会跌,好的作品则会持续升值。但这种调整会在内部逐渐进行,不会出现看空的人所期望的大跌。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08春季)》提到,2008年,资本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关注,还仅仅存在于观望气氛中。就目前的中国艺术市场而言,进入的只是资金,“资本远远没有进入艺术市场”。
观点 / OPINION
业内存在炒作争议
在成立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新闻发布会上,招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蔡灿煌提到,招商银行对于艺术品投资的关注。此前,民生银行也曾推出“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那么,金融工具的介入对艺术市场究竟是利是弊?
北大产业与文化研究所理事长彭中天认为,“艺术与金融、科技结合是一种必然、一种时尚”。因为艺术需要金融工具、高端客户和科技的支持,金融介入也会让艺术品市场更加规范和理性。
事实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快速上涨,业内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认为其物有所值,一种则认为这不过是西方投机分子的“杰作”。
对此,蒋伟认为,在艺术品市场,不单是西方,中国也存在炒作问题。但炒作不一定是坏事。“投机是投资的基础。没有投机,投资也就不存在了。投机和投资永远是相生相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时间短,个别不健康现象确实存在,但它改变不了市场健康发展的主流,“所以,不要一听投机就害怕了”。
(责任编辑:王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