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明洪武官窑瓷不标年款

2008-08-15 10:06:24 黎萌 陈碧珊

  故宫博物院陶瓷新馆近日开张,427件套中国历代国宝级陶瓷文物令人惊叹。这是故宫博物院自1952年建院以来规模最大的陶瓷展,展品几乎涵盖了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所有重要品种。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展出的大多数陶瓷珍品都是首次公开亮相。批量展出的清代宫廷所藏洪武官窑瓷器更让展览亮色倍增。

  洪武官窑存世极少

  据悉,明代自洪武二年(1369年)起,朝廷即在景德镇设御器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就是俗称的“官窑瓷器”。
  官窑因为专烧宫廷御用瓷,所以不计成本,质量精美。洪武官窑瓷器主要包括青花和釉里红两种,存世数量都极少。一直以藏有35万件陶瓷文物为傲的故宫博物院则收藏有数十件洪武青花、釉里红瓷器,几乎皆为清宫旧藏之物,收藏数量之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在细细赏玩这批罕见的洪武官窑瓷器时,一件青花花卉纹执壶让《世界新闻报》记者驻足良久。所谓执壶就是一种酒壶,这件青花花卉纹执壶被放置于正殿,高27.8厘米,细长颈,造型优美,通体青花装饰,纹饰布局繁密、描绘细致。所画的菊花和山茶为当时流行的纹饰,是明洪武时期青花瓷器中的上品。
  另一件引起记者浓厚兴趣的是一个青花竹石灵芝纹盘。盘口径46厘米,形体硕大,放整只烤乳猪或全羊似乎也不成问题。盘的青花色调淡雅、构图简洁,而且寓意美好。纹饰中的竹和石象征着文人士大夫的高风亮节,灵芝则代表长寿。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吕成龙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青花瓷是中国古陶瓷当中最具魅力、产量最大、最受人们喜爱的一个品种。在各种瓷器种类中,青花瓷的烧造连续性也是最好的,从元代到今天,青花瓷一直没有间断过烧造。相比之下,其他的陶瓷品种有的在后来的某段时期就中断了烧造,有的是后来出现的新品种。
  “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它(青花瓷)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是雅俗共赏的,而且也最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吕成龙说,白底衬托蓝花,一蓝一白,颜色清丽。白色最干净,蓝色给人沉稳的感觉,“所以这两种颜色一搭配,这种亮丽沉稳的美感,让人百看不厌”。
  此外,青花瓷能够一直延续至今,也有技术上的原因。青花瓷对窑内温度要求不太敏感,烧制相对容易。与之正相反的是釉里红。它对温度要求极高,烧造过程中,只要温度稍有偏差,产品就得报废。

  洪武官窑真品无纪年款

  值得一提的是,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真正带有洪武官窑纪年款的瓷器实物。记者注意到,陶瓷馆内的所有洪武青花及釉里红瓷器也都没有纪年款识。
  对此,吕成龙解释说,真品都是没有标明年代的,“凡是署‘大明洪武年’的就是后仿的,这一条是可以下结论的。”他说,想在如今的古玩市场上找到洪武青瓷,差不多是大海捞针,很难碰上了。
  最后,吕成龙还对《世界新闻报》记者提到了陶瓷新馆的独特之处。
  除了尽量保持古建筑物的原貌,陶瓷新馆的设计改造过程还巧妙地利用了雄伟壮丽的皇家建筑,来烘托展览主题。例如,文华殿大殿内部雕梁画栋,地面为民国时期铺设的彩色瓷砖。天花板和地砖遥相呼应,不仅显得和谐优美,还烘托出皇家收藏陶瓷特有的高贵典雅气氛。

  记者手记
  允许观众随意拍照

  听罢周杰伦的《青花瓷》,青花瓷的那份清丽与古朴常跃然脑海。适逢故宫陶瓷馆新馆开放,且其中不乏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精品佳作,《世界新闻报》记者自然前往探访。
  进入故宫后右拐,记者依指示牌所引,很快置身于一个静谧的院落——文华殿。这里曾是昔日皇太子读书之所,而今已悄然成为故宫陶瓷新馆所在。
  陶瓷新馆的新,少不了体现在参观者欣赏文物的全新感受。陶瓷展在一个坐北朝南的正殿加上东西两侧的两个配殿中举行。所有展室引电入室,用灯光照明,一改过去故宫文物展览采用的自然光面貌。不仅如此,展览还首次在故宫内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光纤照明技术,突出文物本身,让整个展览有类似舞台灯光的效果。据称亮度也调到了最适合人眼接受、不易让人感觉疲劳的范围内。
  据悉,陶瓷馆仅灯光布置就历时一月有余,创下了故宫文物布展时间的纪录。展柜里的电子说明牌和展柜外的电子触摸屏,则可以让观众进一步了解每一件陶瓷精品的方方面面。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它故宫文物不同,陶瓷馆内的所有文物允许观众使用带闪光灯的相机随意拍照。
  据介绍,奥运会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这427件珍贵文物会一直在不另收门票的情况下向公众开放。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