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与后殖民说再见”

2008-08-22 10:15:26 未知

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策展人及研究员

  高士明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策展人,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视觉文化研究与当代艺术策展。自2002年起,他参与策划了许多大型学术性展览,包括2002年至2004年的“亚洲当代艺术的迁徙与地缘政治”系列研究计划、2004年的“影像生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2005年的“现实深处: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2006年的“显微学:中国当代艺术展”以及“黄盒子:中国空间里的当代艺术与建筑”学术邀请展、2007年的“影子的炼金术:第三届连州摄影年展”等。高士明还编辑出版了《视觉的思想》、《地之缘:亚洲当代艺术与地缘政治视觉报告》等学术著作,并即将出版专著《镜子与面具:关于现实与实在的视觉研究》。他坚信行动的力量与主观知识在当代的意义,坚信策展是一种在历史暗房中直接进行的实践性写作,一种“行动之书”。他的策展工作中存在着一条特定的文化思考的轨迹,即:力图从目前主导性的“泛社会学-政治学”话语出走,从中国当代深层现实经验出发,激发起当代艺术的批判性与视觉创造的活力,构筑一种当代艺术与视觉文化的介入性表述体系。

  萨拉·马哈拉吉

  

 

  印度裔,生于南非。瑞典隆德大学教授,伦敦大学歌德史密斯学院客座教授,柏林洪堡大学的首位鲁道夫·阿恩海姆教授、荷兰扬·凡·艾克学院的高级研究员。马哈拉吉是文化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学者,他与斯图加特·霍尔共同创办的国际视觉艺术协会(INIVA)对于近年来的文化理论和视觉思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哈拉吉的策展活动包括:担任2002年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的联合策展人;2002年,在鹿特丹策划学术展览“视网膜、光学、视觉、概念……”;2005年策划柏林世界文化宫的“认知实验室”;2006年策划“柏林/慕尼黑”视觉研究计划。他还担任《第三文本》和《视觉文化》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的学术顾问,他的策展与写作对国际当代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出版的著作包括《质诘认同》(与Kellie Jones、Thomas W. Sokolowski合著)以及《现代性及其差异》(与Stuart Hall合著)。今年,马哈拉吉还将出版两部重要专著:《行进:思想-言说-写作的过程实验》以及《言语的争斗:汉密尔顿、杜尚和乔伊斯》。

  张颂仁

  

 

  策展人,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联合创办人,国际艺术批评家委员会(AICA)香港分会联合创办人,目前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策划与行政专业客座教授。张颂仁坚信当代艺术在不同文化语境中有不同的责任和命运,他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中国当代艺术以何种方式对世界做出回馈。1990年代以来,他的文化思考与策展实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发展。张颂仁的策展项目包括:“后89:中国新艺术”系列展、1994圣保罗双年展中国特展、1996圣保罗双年展中国特展及香港馆、2001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文字的力量”系列展、“幻影天堂:中国新摄影”展、“开放的亚洲:2005威尼斯国际雕塑年展”、“黄盒子:当代艺术与中国空间”系列研究计划以及2007圣保罗建筑双年展“中国特展”等重要艺术活动。张颂仁在国际艺术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是古根海姆博物馆亚洲艺术顾问,曾经两度入选国际著名杂志《艺术评论》评选出的“最具世界影响力的100位权威人士”。

  Research Curators 研究员

  朵若兮·阿尔布莱希特

  

 

  毕业于斯图加特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柏林。在马尔默参加批评研究课程,“暴风雨”艺术家团体、“柏林利希滕博格艺术中心”、及“艺术之梦空间”计划的创始人之一。通过从欧洲及印度到南非的旅行而持续致力于空间研究,利用旅行中发现收集各种迥异的材料和元素制作空间装置,打破传统观念限制,将录像资料和其他图像、文本、摄影、物体和录音资料组合联系进行创作,以呈现出以供探讨的物质与问题的复杂性。在其“录像地图集”计划中,邀请进行非学术研究或从事边缘学科工作的团体成员来讲述自己的工作。其中包含了细小的试验、细微的尝试、令人信服及非常专业的策略等等,以期试图建立新的挑战主流世界观的方法和途径。

  索帕婉·布尼米特拉

  

 

  现工作和生活于泰国曼谷,1996年起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教电影与静态摄影。现从事教学、研究、实践、写作和策展等多种工作。2002年曾在伦敦大学哥德史密斯学院攻读艺术史博士学位,2004年转入朗德大学马尔默艺术学院,并于2006年毕业于该校,获美术学视觉艺术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为联系社会问题探究空间表现,专注探讨当代城市状况,特别研究了泰国同性恋问题、泰国的移民问题(特别是泰国的缅甸移民问题)。目前正从事两个计划,一个是2000年至2005年的泰国独立电影中与性相关的空间表现,一个是与概念“家”相关的移民状况。1996年开始进入泰国电影行业,从事国故事片和纪录片的制作。1996年以来,策划了各种电影活动,例如1998年在曼谷的“第一届同性恋电影节--别样的爱”、2005年的“Lak-ka-pid-lak-ka-perd:曼谷不可见的风景”(其中包含了展览、论坛、电影竞赛和放映活动)。

  斯蒂娜·艾德布洛姆

  

 

  2007年毕业于伦敦大学歌德史密斯学院当代艺术理论,获硕士学位。之前在瑞典和南非开普敦进行艺术史与博物馆学研究工作。2001年在开普敦获得博物馆与遗产研究学士学位。在南非国家画廊策展部实习结束后与南非艺术家联合策划了“说出抽象”展。2005至2006年 瑞典/南非文化伙伴关系计划,由开普敦的艺术与媒体获得中心(AMAC)与瑞典维克人民大学合作的“视觉艺术中的性别平等:对话中的女性”。研究专注于文化差异、表现、政治身份等问题。曾在《艺术连线》杂志发表文章,编辑“女人的空间”展览画册。

  塔玛·吉马雷斯

  

 

  生于巴西,现工作和生活于纽约和哥本哈根。曾就读于伦敦大学哥德史密斯学院、瑞典马尔默艺术学院(2007年获艺术学硕士学位)、丹麦皇家美术学院(2008年获艺术史硕士学位),2007-2008年在纽约开始惠特尼独立研究项目的工作室计划。通过借鉴人类学、历史学及文献编辑的研究方法,她的作品涉及对过去的表达和过去如何与当下相联系等问题。近期参加的展览包括2008年在柏林马格纳斯·缪勒画廊举办的“界面连接”展;2008年在阿姆斯特丹斯马特计划空间举办的“我了解这世界”展;2007年在哥本哈根举办的CPH DOX 国际记录片节;2007年在纽约游戏画廊举办的“公平竞赛奖”,;2007年在纽约PS122画廊举办的“夏季学校”,;2006年在哥本哈根跨越花园举办的“自言自语”展;2006年在格陵兰举办的“反思北欧殖民主义:格陵兰努克后殖民展览”等。

  郭晓彦

  

 

  郭晓彦,2002年-2007年任广东美术馆“广州三年展”办公室副主任,当代艺术策展人;2007年9月起任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1999年-2002年参加中国第一家民间美术馆“上河美术馆”(成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2002年3月起任广东美术馆“广州三年展”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美术馆当代艺术策展人;2003年-2004年策划、组织了广东美术馆系列当代艺术项目、研讨活动及馆藏作品专题展,如“大地上的图画-维姆·文德斯摄影展”,“未建成-矶崎新建筑艺术展”,“后规划时代的建筑-与矶崎新对话”学术研讨会等;策划和组织“第戎-上海-广州 :严培明个展”;“刘小东个展-刘小东:写生”等;2005年任“第二届广州三年展”联合策展人,组织“三角洲实验室计划(D-Lab )”系列研讨活动;2006年-2007年策划组织“八五以来的现象与状态系列展”之“从极地到铁西区:东北当代艺术展” 等;任“余震(Aftershock)-英国当代艺术展(1990-2006)”联合策划;韩国首尔美术馆“亚洲城市网络双年展(中国部分)”策展人;2008年奥运期间与Kate Fowle(周丽影)共同策划“我们的未来-尤伦斯中国艺术收藏展”及系列学术活动。

  林司律

  

 

  美国人,加利福尼亚大学美术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纽约视觉艺术学校,惠特尼美术馆独立研究计划的海伦娜·鲁宾斯坦项目策展人之一。他将于2008年5月在纽约策划“以国家之名”展。兰姆还是布鲁克林Rotunda画廊的策划人之一。他参与的展览包括得克萨斯的“古怪的证据”、“合适的交通”等,还曾参与在多个非盈利性空间如纽约布朗克斯美术馆等举办的展览。他的作品得到包括纽约《时代》杂志、《艺术论坛》、《动画艺术》、《艺术杂志》在内的多家专业报导和评论。

  加里德·拉马丹

  

 

  黎巴嫩人,丹麦艺术社区及当代艺术策展人国际联合会成员之一。他目前任教于哥本哈根大学并在Nexus Communication A/S进行纪录片创作。他的特长领域包括:视觉艺术、中东多媒体艺术研究、视觉美学史、艺术与文化。他已发表多篇相关文章并出版多部相关著作,最新出版的著作名为《外围的在场者》。拉马丹在策划电影节及影像节方面有相当的经验,是哥本哈根“影像制造节”的创始人;曾在中东的Nikolaj、哥本哈根艺术中心、哥本哈根当代艺术馆策划了一个实验纪录片展;2007年5月,在马德里索非亚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举办的名为“并非在人造卫星上——影像及实验纪录片”的录像节中,他应邀担任其中影像单元的总策划;他还曾参与多个电影节的评审工作。拉马丹的影像和纪录片作品丰富,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大电影节和影像节、电视台及博物馆中展播,如巴黎电影节、2007汉堡电影节、贝鲁特电影节、巴西影像节、悉尼电影节、旧金山电影节等。他还是“公共隐私社”、“ 干涉媒体社”登独立机构的创始人。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张凡)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