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综合——回声壁
2008-10-16 11:17:47 未知
■“中国画收藏一向重视大名家、轻视小名家,但大画家与小画家都是相对而言,做收藏不能盲从于市场上或者一般人讲的大师,当代通过媒体、通过包装打造的这些大师、大名家,很可能只是一个小画家。”
——郎绍君说“作品比名声更重要”。
时下,很多画画的人,并不真正在作品上下功夫,绞尽脑汁想的是如何把名声炒起来。“大师”的帽子满天飞,但名副其实者寥寥。不明就里者难辨真假,竞相追捧的诸多“大师”,将被历史证明:只是伪大师,不过小画家。
■“写作是一种高智力的脑子劳动,没有重复性,一次一个样,除非默写千古名篇,否则没人可以在稿子丢失后,再写一篇与前一篇一模一样的,所以我年轻的时候特羡慕画家,同一画稿,画上几百张也有人买账,终身重复同一题材的画家大有人在,大同小异,不思进取。这就是中国画在世界绘画史上不敌西画的主要原因。”
——马未都谈“写作与绘画”的区别。
贾平凹的几部小说,个别情节多次出现,读者啧有烦言,更有评论家讥评其丧失了创作力。但环顾画坛,“终身重复同一题材的画家大有人在”,却从不因画稿雷同而苦恼,顾客不找麻烦,评论家时常吹捧。两者对比,真是咄咄怪事!
■“很好的东西说不好,把不好的东西当成宝贝都是对艺术的不负责任。作为从事艺术工作的,应该是好的说好,是不好的就说不好。我是为那些本来是真的东西被当成假的感到委屈,同样也为那些本来是假的东西被珍藏起来而觉得不应该。”
——陈佩秋说“书画鉴定是让人耗心血的工作”。
之所以让人觉得“耗心血”,是因为书画鉴定本是一门越学越深的学问。但现在,很多事情都太轻易了,书画鉴定似乎人人都可做。某些专家并不为此耗心血,反而以此大获其利。
■“对当下市场,我算相对乐观,我也看到它的危险性、危害性,虽然我是受惠者。我能把握的,就是坚持自己的艺术探索。出名后,找我要《大家庭》的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如果我只是去满足他们的要求,我可能就没有时间去让自己的艺术向前发展,这样对艺术来讲肯定是有害的。”
——张晓刚说“艺术家不要想太多”。
“大家庭”系列成就了张晓刚,也局限了张晓刚。他说的很在理,但除了“大家庭”,他另外的艺术探索,市场似乎并不欢迎,也不为我们所知。这正是市场魔力的吊诡所在。
■“股市、楼市、艺术市场,5年来炒炒炒,说火爆,说飙升,说井喷,说三倍,说五倍,都不过分。然而,现在都要加上‘曾经’二字了。炒炒炒黄豆,是否真到了炒好黄豆翻跟头的地步?去问艺博会国际当代艺术展参展画廊的感想,十家会有八家垂头丧气说‘没劲’。”
——恺蒂在《新民周刊》上撰文《当代艺术:炒好黄豆翻跟头》。
此一时,彼一时。
续随子 点评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