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美术馆转型:从展览馆突围

2008-12-22 10:37:28 邱家和

  从艺术“生产链”的角度看,美术馆身处关键的中枢环节:这里既是艺术家创作的终点,艺术家完成的作品通过美术馆的展览面对观众;又是市场的起点,这些展览对观众(包括画廊和收藏家)意味着风向标,起到引领艺术市场潮流的作用。所以,本刊的艺术“生产链”大调查之四,将带领读者敲开美术馆的大门,看看国内各种类型的美术馆的生存现状。

  以“展览馆”为起点

  美术馆在中国虽然有大半个世纪的历史,但其中的大多数时光仅仅是一个展览馆,真正让从业人员追溯美术馆的本义,意识到美术馆不仅仅是展览馆,还是从事艺术典藏、艺术研究以及公众艺术教育的重镇,那还是近几年的事情。随着十几年前中国艺术收藏市场的复兴,尤其是近年来当代艺术的火爆,许多民间资本纷纷办起了美术馆,中国一度出现了“美术馆热”,引发了对博物馆的再认识。

  有趣的是,尽管新老美术馆都力图向真正的美术馆转型,但我们的调查却发现,这些美术馆尽管从国立到民营涉及不同的体制,各有不同的重点与规模,办馆理念也不尽相同,但是,似乎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运营经费的短缺。对此也许可以作出一个基本的判断,除了作为特例的中国美术馆称得上是四大功能兼备的真正的美术馆,国内大多数美术馆连长期的展览经费都没有着落,他们的拿手好戏还是“以展养展”,他们还处在“展览馆”的状态。

  公益性与营利性的悖论

  调查还发现,不管是公立的还是民营的,美术馆的运作都需要钱,如果没有长期的资金来源,势必会带来“创收”的课题。出于体制的原因,公立美术馆大多选择“以展养展”;而民营美术馆则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比如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从艺术银行,到艺术延伸产品的开发都尝试了一番,还计划着介入艺术基金乃至艺术拍卖。馆长沈其斌一语道破,由于美术馆在艺术“生产链”中的龙头地位,对艺术市场有引领的作用,因此他们会在这个“生产链”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出击。

  对于美术馆的掌门人,面对这样的商业前景,如何避免商业性的活动侵蚀美术馆的公益性与学术立场,是他们不可回避的课题。艺术虽然需要钱,但钱如何筹集和开销却有很大的学问。从南北两大民营美术馆上海证大和北京今日来看,他们就不约而同地都采用了文化公司体制,来切割商业活动和公益性的艺术活动。

  在西方,现代美术馆制度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有关资料表明,西方美术馆制度有三个基础:一是经过学术界系统的研究整理而形成的堪称“物化的美术史”的权威收藏,二是基金会制度支持的长期资金来源,三是拥有“精英观众”——据美国1985年的数据,其各类美术馆、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占总人口的22%,其中高收入人群占45%、有研究生学历的占51%。这三方面中国都面临很大的差距,中国的美术馆事业还只是刚刚开始。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英楠)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