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当代中国画语言的“柔”与“刚”

2009-01-04 09:22:29 未知

  郎绍君在《柔靡与暴力——当代中国画语言的两种倾向》(《中国书画》2008年12月)一文中认为:柔与刚,本为一体的不同面,做人和为艺都是如此。过于阴柔,不免萎靡;过于阳刚,不免生硬。当然,有的人偏于阳刚,有的人偏于阴柔,这很正常;但一味刚或一味柔,就不够正常了。现代的艺术家竞争激烈,要把自己突现出来,大都采取强化个性风格的策略,或把阳刚推向极致,或把阴柔推向极致。这种策略有效也有益,无可厚非,但“极致”不等于“极端”,“极端”就会失去真诚与本性,破坏艺术的基本和谐。源于西方的当代艺术,大抵是强调极端性的——如极端的个人化,极端的心理化,极端的物化,极端的形式化,极端的观念化,极端的虚无,极端的粗野,极端的色情,极端的暴力……我反对这种极端性,因为它放出的都是魔鬼,而把天使都放逐和屠杀掉。中国画可以借鉴当代艺术,但不能完全步它的后尘,不能抛弃中国艺术“寓刚于柔”“寓柔于刚”“遒媚”“刚健含婀娜”的传统,即不能丢掉刚与柔相辅相成的关系。艺术的“中庸之道”,就是把握一定的“度”。我想,这首先是人生、人性的需要,因而也是艺术的需要。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