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充满激情的凡·高

2009-01-04 09:24:36 未知

  油画《有丝柏的麦田》,现藏伦敦国家画廊

  恐怕从没有人像凡·高这样,在如此短暂的生命中创造出这么多的杰作。凡·高的画家生涯只有10年,却留下820幅油画和几乎同等数量的素描。更令人惊讶的是,10年中的前半段他多半是在摸索及学习,真正称得上杰作的作品,几乎都是在后半段的5年中产生的。尤其是有大师评价的几幅画,几乎集中在最后两三年,这在艺术史上,堪称绝无仅有。

  描绘真正的生活

  1880年开始立志成为画家时,凡·高想画出一般农民的生活。受到法国画家米勒的影响,当时写实画风蔚为风行。凡·高通过复制品来了解米勒的绘画艺术,在古比尔商会工作时,他曾经手过许多米勒的复制品。在凡·高决心要成为画家时,还特地去拜访米勒的继承人之一朱尔·布鲁顿。布鲁顿的生活很安逸,和他笔下所绘农民严酷的生活恰恰相反。凡·高受不了如此巨大落差的冲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也常会令他失望沮丧。

  凡·高也曾临摹过其他画家的作品,但终其一生,他关心的是眼前真正的生活,对于“制作”出来的题目毫无兴趣。他曾说:“画农民生活是严肃认真的事,如果让观者感觉不够努力,是该受到责备的。”

  身为农民画家

  荷兰时期的凡·高继续画着农村风景、农民及其他劳动者。这种倾向直到1886年定居巴黎都没有改变。有时他会拿一点钱找当地人来当模特儿,希望画出他们那种辛勤不懈的劳作特征,但有些农民却想换上漂亮的衣服,看到这种情形,凡·高就不想画了。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凡·高会收集工人、渔夫等穿过的旧衣服。

  布鲁顿等传统农民画家,有将田园生活理想化、伤感描绘的倾向,而凡·高却以阴沉的色调画出贫困的现实。他把自己切身体验的主题“贫困”,以一种心痛而强劲的方式表现在作品中。

  和印象派接触

  1886年移居巴黎之后,凡·高的画风急速改变。受到弟弟提奥经营印象派画作的影响,凡·高的作品不久也开始反映出印象派对色彩与光的感受。当时修拉与其追随者所使用的“点彩”画法持续影响画坛。这种画法从适当的距离看去,各种颜色会相互作用,比颜色混合所产生的效果更加生动。由于凡·高懂得这种画法,可以随心所欲地直接运用从颜料管里挤出来的单色,然后在色点的周围很有节奏地转动画笔,把颜料涂厚,形成他自己独创的画法。

  浮世绘的影响

  移居巴黎之后,凡·高的用色比起荷兰时期显得明朗,而且题材包括肖像画、花卉等,变得比较宽广。此外,受日本浮世绘的强烈影响,凡·高决心脱离自然主义的绘画,转向更大胆、表现更丰富的风格。由于对日本美术的憧憬,他于1888年搬到阿尔,因为凡·高认为法国南部很像日本。

  在凡·高生命的最后两年,尽管时常因为精神问题而停止作画,但他大约半数的作品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情绪最高昂时,可以连续几周以一天一幅的速度作画,用色愈形大胆,用笔愈形奔放,把自己的感情正面与画撞击。他说:“与其把眼前的东西正确无误地重现,不如更强烈地表现自我,按照自己的意思使用颜色”。

  凡·高在奥维的最后几个星期所画的作品中,有些是第一次使用暗色调,令人想起他出生于欧洲北部的背景。虽然看起来像是已经预测到死亡,但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

  (摘自《西洋美术家画廊》)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