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御玺价超千万不稀奇
2009-01-21 11:27:33 海 北
巴黎苏富比拍卖行12月18日举行亚洲艺术品拍卖,在首场名为“皇帝的印记”的专场拍卖会上,呈献的是法国藏家收集的中国清代御制印玺12枚,包括乾隆、嘉庆以及慈禧太后年间的御制印玺。
近年来,中国皇帝宝玺的拍卖价格一路飙升,并频频打破拍卖纪录。作为目前在拍卖市场中异常抢手的宫廷御用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御用印玺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可谓风光无限。
御玺拍卖价超千万
此场拍卖的重点拍品为一枚清乾隆御宝云龙钮“乾隆御笔”寿山石玺,估价为80万至120万欧元。该石玺印面达8.4平方厘米,体积硕大,寿山石质地温润细致,印玺上雕刻着六条穿梭于云中之龙,围绕着前面的火珠,形成“云龙戏珠”之景象。
近年来,中国皇帝宝玺的拍卖价格一路飙升。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康熙皇帝用过的一方玉玺在法国拍卖会上拍出了560万欧元的高价,创下印章类拍品价格的世界纪录。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意识中,皇帝玺印代表的是无上的权力。如今这种观念虽已不复存在,但传统仍旧赋予了皇帝玺印以无穷魅力。此外,以真、精、新、稀标准来衡量的话,皇帝玺印也是当之无愧的艺术瑰宝。这更使得皇帝玺印成为艺术市场中买家竞相追逐的对象。
自上个世纪末起,世界各大拍卖行里的中国皇帝玺印频有出现,且均有不俗的拍卖成绩。目前,在市场上露脸的御玺中,康熙与乾隆两位皇帝的御玺占了绝大多数,嘉庆与道光的御用玺印偶尔出现,也都是藏家激烈竞投的对象。据了解,皇帝玺印的买家,基本上都是华人收藏家。
清代御玺拍卖价格超过千万并不稀奇。在10月上旬举行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枚乾隆帝御宝交龙钮《乾隆御笔》白玉玺以6338万港元成交。这枚乾隆白玉玺质地温润,通体洁白致密,且印面达到12.5平方厘米,是所有乾隆帝名号玺中最大的一方。
2007年,“清乾隆帝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在香港苏富比以4624.75万港元成交;2003年清乾隆“御用组玺五件”以2918.24万港元成交;清康熙“佩文斋御用十二组玺”拍出2134.3万港元。
价格超过千万港元的御玺还有:“白玉交龙钮玺(纪恩堂)”以1400.24万港元成交、“青玉交龙钮玺(四德十全之宝)以160.8万美元成交、清乾隆“御宝交龙钮白玉玺”二方以1600.75万港元成交。
御玺印谱难得一现
皇帝宝玺拍场受推崇,印有皇帝印章的印谱更是难得一现。2004年香港上拍了一件重要的宫廷印刷品——一册《康熙御玺宝薮》。该册共有21页,收录了康熙皇帝119枚图玺印的钤印,悉数以朱泥盖印上,堪称康熙御玺大全。最终以454.24万港元成交。据有关史料记载,《康熙御玺宝薮》只印造过3册,一册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册现存于台湾中国历史文库中心。
此册《康熙御玺宝薮》收录的所有印文都是用原印直接钤盖上去的,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加之又是清宫原装原裱,印文钤盖清晰,品相极佳,故更显珍贵。这册宝薮曾在2001年的中国嘉德拍卖会上被拍卖过,不过当时的成交价只有区区7.92万元人民币。
据记载,康熙时期制作的御用宝玺数量不少,但到底制作了多少,其大小、印文、质地、钮式如何,由于档案的缺失都无从查考。这册《康熙御玺宝薮》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收录了绝大部分的康熙宝玺,成为公认的鉴定康熙御用玺印的重要依据。最近几年,康熙御用玺印拍卖屡创高价,与这些玺印被《康熙御玺宝薮》著录,有可资比对的材料有很大关系。
链接 / LINK
印章价值高低6要素
印章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具有悠久文化传统,也是古玩市场的热门收藏品。根据业内专家的介绍,印章的收藏价值可从6个方面评估。
一、使用者。无论是官印还是私印,为名人使用或名家镌刻的都十分珍贵。官印是国家行政官员等级制度的象征,存世稀少,价格昂贵,在民间很难觅到。
二、年代。在材质、工艺相同的情况下,年代越早其收藏价值越高,但同时还应参考存世量的多少来决定价值的高低。
三、品相。印章很讲究品相,要求字图清晰,边饰无损,有残缺的印章在价值上就大为逊色。此外,传世品印章的价值一般高于出土印章的价值。
四、材质。印章所选用的材料多样,比较珍贵的有金、玛瑙、玉石、象牙、犀角等,其次是铜、铁、竹木等。
五、印钮工艺。工艺精细的印钮自然比工艺简单的价值高。
六、用途。一般来说,收藏章、斋馆章、谜语章多为名人名家所拥有,具有专门用途,价值高于一般名章或成语章等。(海北)
专家视线
御玺价值不在拍卖价格
本报记者/黎萌
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研究员郭福祥,研究帝后宝玺已近20年。郭福祥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皇帝的印章也有公章和私章之分。12月18日在巴黎拍卖的这方“乾隆御笔”玺印属于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
御玺不应以拍卖价衡量
郭福祥说,其实,这次在巴黎拍卖的“乾隆御笔”玺,存世的并非只有这一方,“还有几方”。那么,与拍出560万欧元的那枚康熙私章相比,这方“乾隆御笔”玺的价值如何呢?郭福祥认为,“这没法说差别”。因为御玺都是皇帝使用的印玺,它们的价值高低、重要程度如何,不能用拍卖场上的价格来衡量,“在我看来,都重要”。在郭福祥的眼里,每一方皇帝玺印都“没有价格的概念”,都是无价之宝。
换句话说,一方清代皇帝的玺印拍出了多少钱,并不能代表它的真实价值。事实上,拍卖结果也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并不单单跟御玺本身有关。
“玺印在中国历来有传统,不论是皇帝的,还是普通个人的,都在延续着我们民族古老的印玺文化。说到皇帝御玺,首先,它们是御用的,另外,它们能够反映皇帝的思想、认识、情趣和爱好。”这两点本身就决定了御玺的重要性和珍贵价值。
此外,郭福祥也提到,目前市面上、拍卖行里,大家见到的皇帝玺印主要来自清代。康雍乾三代皇帝御玺,源自同一个文化母体,感觉上并无明显区别,反而是一脉相承的元素很多。“所谓身价也并不是越早的就越贵。”郭福祥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
清宫玺印有25宝
据郭福祥介绍,25宝是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25方御用国宝的总称,通俗地说,是代表了清朝国家权力,或者说是代表皇权的25枚印章。
乾隆以前,御宝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初年,可称为国家御宝之印玺已达29种、39方之多,因有关文献记载失实,用途不明,认识错误甚多,造成混乱状况。针对这种情况,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对前代皇帝御宝重新考证排次,将其总数定为25方,并详细规定了各自的使用范围。这25方御宝集合在一起,代表了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各个方面。
25宝都藏于故宫博物院,没有流失在外。世界各地被民间收藏的,以及在拍卖会上被竞买的都是皇帝的御用私章,但也同样珍贵和重要。
(责任编辑:汉唯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