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真伪疑问大:谁能来鉴定“鉴定家”?
2009-02-13 10:16:53 郭庆祥
我们不应该相信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艺术品“鉴定家”。有些所谓的艺术品“鉴定家”,利用自己头顶上的光环给我们营造了一个个误区,他们中的一些人根本就没有什么鉴定水平,没有研究证据,就敢胡乱题跋,编故事,颠倒真假,最终受坑害的却是迷信那些所谓的“鉴定家”的收藏者。这样真实的例子现在可以说比比皆是。如现在在拍卖行公开拍卖或者私下交易的某些书画作品上,常常有一些所谓的大权威鉴定专家的题字鉴定,但实际上这些作品的真伪性存在很大的疑问。
从收藏历史的角度看,包括《石渠宝笈》、《中国古代绘画图录》等权威的书画鉴定典籍里收入的作品也存在着大量的真假疑问。前者为了完成清朝皇帝交给的任务,一些作品的真假即使存在不同意见,编撰大臣也只能把它收入其中;后者在编写的过程中,由于对作品鉴定意见的不统一,许多编写专家陆续退出了编辑组。还有如《齐白石全集》中的私人收藏部分,也存在着真假疑问,近年来出版的不少某些已故名家的作品全集,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有些专家本身有一定的鉴赏水平,但是迫于情面或收了所谓的“鉴定费”,却不敢讲真话了,甚至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说了很多假话、不负责任的话,失去了基本的职业操守。一般来说,鉴定家鉴定一幅作品可能得到数千数万元的鉴定费,而造假者最后得到的却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的回报。所以,在不少情况下,一些造假者的研究水平比鉴定家还要深透,他们专门研究对付“鉴定家”的鉴定“标准”。
有关大鉴定家启功先生的书画鉴定故事大家可能也熟知。某君携画请启功先生鉴定,启功先生判定非真迹,然而考虑到这幅假画是收藏者花巨资购藏的,如说出真相,恐怕会让收藏者经受不住,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启功先生做鉴定时便说得模棱两可。那么这幅画以后的流传或交易怎么办?是否会误导对此画的学术研究?是否又会伤害到更多人的经济利益?启功先生这样的大家有时做鉴定还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更遑论现在社会上一些所谓的鉴定家。
对于收藏者来说,一定要清醒,不懂的时候要多学习,自己多研究,不要盲目听从一些不负责任的论断。某些所谓的“鉴定家”本身就是造假者。如某些号称傅抱石、齐白石、徐悲鸿作品的鉴定专家,家里却有大量傅、齐、徐的伪作,并且无论什么时候上门买画,似乎永远都有货。这种现象很值得有理智的收藏家去注意、去思考……
因此我认为,在当下错综复杂的中国书画鉴定领域,对社会上的那些所谓的“鉴定家”,一定要慎之又慎。事实也是如此,现在根本就没有“鉴定家”这一专门职业,所谓的“鉴定家”,只是有相关行业的专家兼职的。真正有深厚学术造诣而又具备丰富实战经验、有良好职业操守的鉴定家可以说还不多。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