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院派的力量
2009-03-09 10:06:04 陈梦麟
记得去年中国美术馆办了个展览,在序言中有个吓人的标题:“院派的力量”!
站在院方的立场上,可以这么说;但是如果站在美术史的立场,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却未免有点偏颇。
其实,推动文化艺术向前发展的力量,主要是非院派,中外古今,概莫能外。没有“落选沙龙”就出不来马奈、毕沙罗、莫奈、塞尚、雷诺阿的印象派,以及由印象派哺育出来的凡高、塞尚等巨星,照耀了欧洲艺术星空二百年。戴进若不从画院出来,就没有明初生龙活虎的“浙派”和后来的吴浙争鸣百余年。青藤白阳,四僧八怪,统统都是非院派,直到现代:吴昌硕是“一耕夫来自田间”、齐白石是“大匠门下”、黄宾虹是“革命文人”、潘天寿乃“烦恼头陀”,哪一个出自院派?
历史就是这样写的:创新发展大都是非院派,大师往往来自民间。而过了五十年,这些创新发展的成果,变成了传统,于是这些民间大师转变成了学院画院的首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个属于“君学”,一个属于“民学”,而美术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民学”;同时,活泼泼的生活在民间,活泼泼的心灵在民间,五光十色,悲愤忧乐,是艺术之树常青的沃土。院派因为是吃皇粮的,必须是“遵命美术”,必须将技巧越磨越精,越磨越圆,无懈可击,故难免陈陈相因,能达到“与古人一鼻孔出气”(王时敏语)就不错了。
那么,院派的作用在哪里呢?为什么历代都要设置画院、美院呢?顾名思义,院的功能是:一、传道解惑,培养人才;二、兼容并包,整理国故;三、创造理论,指导来者;四、命题创作,制作工程。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文化设施,“成教化,助人伦”这是院派的优势,它有文书图籍的积淀,团队的遴选集结,官方的平台和优裕的生活条件,可以按部就班地实施文化工程,是那些“以画为性命”的江湖散人、草野布衣所难以胜任的。而院里的职员只是“待诏供奉”、“博士”、“画史”等,怎敢有石涛的“至人无法”、“神遇迹化”,郑板桥的“掀天揭地”、“呵神骂鬼”?
有人说:“在莫奈之前,没有一个人发现伦敦之雾是红色的”(奥斯卡尔·威德尔)。同样,在青藤之前,没有一个人会发现花卉是可以这样画的。
院派和非院派,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人之两腿,推动着民族美术的向前发展。一般情况下,院派当时知名,非院派后世知名。所以当评价一个时代的美术时,不能单以院派为标志。当今也有余任天、陈子庄、黄秋园等山野草民的例子,连美协会员都不是。
编后:编发这个小言论,并非是因为此文的观点有多么正确。“院派的力量”这个概念作者在文中表述得并不十分清晰,而如今所谓的“院派”随着时代发展其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能和以往相类比的。不可否认,在新时代的体制下,“院派”确实是个凝聚精英的地方,其学术研究和艺术创造力是当今美术的主流。但这样说,并不代表抹杀民间的力量。并且从数量上这些“院派”人和民间人也是无法相比的。这是两种不同的、互补的力量,共同推动着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但文中提到的一些论点颇有意味,所以作为一家之言,未尝不可。同时,欢迎读者对有关美术界现状、热点和存在的问题发表一家之言,进行投稿。(唐永明)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