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戏说研讨会

2009-03-19 14:39:56 汉初

  编者按:时下,大小画展不断,相关研讨会自然少不了,但这些研讨会举办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研讨,本版头条《戏说研讨会》针对的就是此类研讨会背后的尴尬与无奈,《“会友嘉年华”当休矣》则在对比国内外研讨会之不同的同时,道出了研讨会为何研讨不起来,而鲁迅的旧文《捧与挖》从更深层次指出了捧场的祸与害。

  当前的美术界,大大小小的研讨会不断。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针对当代画家个人作品的“研讨会”,它通常与画家的个人作品展览共生,但通常也共灭,这结果似乎让人有些沮丧。本文“戏说”的主要是这类研讨会。

  “艺术家”当然是研讨会的主角,他们对应邀出场的理论家笑脸相迎,口口声声说“请老师们指出不足”,“接受大家的批评”,但内心充满着警觉——万一哪位不知趣者真的当众“不吝斧正”,那场面一定很尴尬。一般而言,“主角”的自我感觉都不错,否则谁有勇气摆这排场?更何况还要耗费不少银子。笔者不止一次听到画家在会场上称赞理论家们的发言有高度,说自己受益匪浅,但会后却抱怨发言者“隔靴搔痒”,“是不会画画的人在谈画画”。说得更明白些,他们在指责理论家马屁没拍到位,对自己没有得到预期的奉承而感到失望。事实上也真有一些老实巴交的理论家为此而惶惑。不过当时我却想,与其如此,还不如让画家把自己的“创作体会”写出来,复印后发给理论家,让他们“站在理论的高度”阐发一下,岂不省事。当然,“不知趣”的发言者还是少数,多数人碍于情面,都习惯于直白地吹捧。极少数“高手”也有其“说真话”的策略——他们避重就轻,以“小批判大吹捧”的方式发言,看似对画家施了一阵“拳脚”,实际上为画家进行了一次“精神按摩”,揉捏得画家舒舒服服直想哼哼。

  抬也好,贬也罢,“研讨会”的套路大致如此,很难出现新的招数。日子久了,大家都有些疲惫。可是,场面上的事情还得应付,该出场时还得出场。不然,写有你大名的座位牌赫然摆着,而人却缺席,比人在那里更为醒目。渐渐地,一些理论家也学聪明了,他们意识到,在不便缺席却又必须说套话、空话、假话的场合,最好的做法莫过于少说话或不说话。而要达到此目的的办法也有,就是尽量晚一些发言。因为越是到最后,会场上的人就越少,大家的耐心也就因此而打折扣。此时“谦逊”地以“我主要是来学习的”、“不耽误大家用餐”等借口搪塞一下,避免发表具体的评论,倒也得体。

  名不符实的“研讨会”日益泛滥,非但不能给被“包装”者增光添彩,反而会留下笑柄。一些真正有实力的艺术家耻于与之为伍,于是有意回避研讨会的标签,取而代之以“座谈会”或“恳谈会”。这种低调行为看似“老土”,实为自爱,值得提倡。

  本文“戏说”的目的,决不是插科打诨,弄点噱头逗乐,更不是呼吁取消研讨会。研讨会要不要办下去?当然可以办下去,只是需要办得严肃一点,真诚一点。比如回顾改革开放30年历程的各类研讨会,实事求是地说,这一系列研讨会的学术性很强。美中不足的是,其中一些会议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问题意识”,难怪笔者的一位朋友感慨道:“大家又在忆苦思甜啦。”“甜”当然是要“思”的,因为30年的成就举世公认,你我都是受惠者。可是,我们也都知道,30年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趟过来的,难免磕磕绊绊乃至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作为一种学术行为,在肯定成就的同时还应该多想想我们究竟走过哪些弯路。研讨会的内容往这边侧重一点,不是更有意义么?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