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汉漆器如何辨伪识真
2009-04-08 14:25:31 苏勇
据史料记载,汉代时期一斤黄金值钱逾万,而一年中仅皇宫使用的高档金银饰漆器所耗费的黄金就高达一千斤。汉代桓宽《盐铁论》中的《散不足篇》记载有:“今富足者银口黄耳,金罍玉钟;中者舒玉纻器,金错蜀杯”,“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一文杯得铜杯十”等有关漆器的言论,从中既可以看出当时的贵族大量使用漆器,亦可得知当日漆器之贵重,几为财富的象征。
时至今日,留存千载的战汉漆器更是价格不菲。在2007年一把战国漆琴曾拍出352万元的天价。2004年一个战国龙凤纹漆盒亦博得154万元的天价。那么在战汉漆器日渐为人所瞩目的当下,如何鉴识真伪,品评价值,自然成为收藏爱好者关注的问题,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著名鉴定专家须小龙老师。
鉴宝:上次,我们谈到由于战汉漆器发展流传的特殊性,其很少有传世品,且当前所见的战汉漆器真品大多为水坑出土,并经过脱水处理。在这样的前提下,对战汉漆器予以鉴定需要从那些方面入手?
须小龙:由于战汉漆器材质和工艺上的特殊性,因而不容易保存,世间没有传世品。当今所见都是经过脱水处理后的水坑出土者。而脱水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因此,自古以来很少有人对战汉漆器进行仿造。但90年代后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古玩的价值一路攀升,已有不少的造假者将目光投向战汉漆器,开始伪作赝品。
因此对某件战汉漆器进行鉴赏首先要判断它的真伪,要断明其制作的确切年代,弄清楚它在整个漆器发展史中的地位,然后从漆器的材料,造型,髹饰,款识等几个方面入手,反复推敲,反复研究,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准确结论。
鉴宝:具体鉴定方法是怎样的呢?
须小龙:首先,是要看器形是否美观,是否有生硬的地方,是否符合当时的时代风格。比如说战国时期楚国的图腾是凤鸟,蜀国的图腾是虎,滇国的图腾是蛇,其时楚国为了实现对领国的统治,需要在理念和精神上压制对方,例如著名的虎座鸟架鼓,鸟在虎之上,就体现了这样的政治诉求。同样出自楚国彩绘吐长舌人形镇墓兽,因之口咬长蛇,故而也是符合当时楚国理念的器物。而当秦汉之际,随着国家的统一,这类器物也就不复制作了。
第二,是看纹饰,看画工。战国时期的工匠主要是以现实和夸张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主要图案,并附以规整繁缛的几何图形装饰,表现神话传说和图腾崇拜等内容的。如后羿射日图、夸父追日图、夏后得乐图、宴饮图等。
至汉代,绘画布局日渐疏朗,打破了战国时期较多规整几何图形的僵死格局,采用了极度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描绘漆器上的图案。图案更加写实,自然生动,线条流畅。并且纹饰色彩更加丰富,改变了战国漆器没有蓝彩,绿彩少见的面貌,令汉代漆器的色彩达到了7、8种之多。同时在汉代,人们减少了对漆器礼器的制作,弱化了它的政治色彩和迷信色彩。转而大量制作符合人们普遍审美心理的,具有实用性的生活用具,和装饰工艺品。
第三,是看断纹。断纹又叫蛇腹纹,主要为传世的古琴所具有,一般说来千年以上古琴的表面会存像梅花的花瓣一样的不规则断纹,即世称的梅花纹。但据我观察,战汉漆器虽说不属于传世品,但其漆面上也有牛毛纹,龟裂纹,且红漆、黄漆者易有,黑漆少有。这一是因为战汉漆器在脱水处理的过程中,难免表面会出现开裂的现象。二是其毕竟在墓葬中保存了上千年,自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第四,是看是否有包浆,就是其是否具有在脱水的过程中,受空气影响而自然形成氧化层。
第五,要看战汉漆器是否脱过水。如果是湿的就是没有脱过水的,如果是干的则必须符合脱过水的标准,那就是拿在手上的份量要轻。因为脱完水的漆器木质中的有机物都会被溶解,仅剩木质纤维在支撑着,故而会损失一定的重量。而且脱过水的漆器表面会有一层蛤蜊光,这是因为战汉漆器由于长年浸泡在水中,水中的金属成分和微量元素会连同水分一道进入漆器中,脱水后只是水分被排出,这些微量元素则留在器物中,故而形成蛤蜊光。
第六,要看漆器表面是否有起皱,开裂,起翘,变形,扭曲的现象,如果有,并且是自然变化形成的,就是真品。因为真品只有在没有脱干水的条件下,才会产生这些变化。赝品则不能如此。
第七,闻气味,如果是新仿的,或是用化学漆仿制的,则油漆味强烈刺鼻。而老漆器则有一股自然的漆和楠木的清香。
鉴宝:当前战汉漆器赝品充斥市场,几乎随处可见。那么伪造者作伪的主要方法都有哪些呢?
须小龙:目前市场上的赝品一般来自福建,湖北,四川等地,其品种类型与真品相近,主要为盘、碗、盒等生活用器。作旧的手法主要是通过打磨来消光,并用猪血反复擦拭以消除火气。在断纹的仿造上,一般将一张浸湿的纸粘在木胎上,然后在其上刷漆,待干燥后,由于漆层被纸隔绝,此处会自然开裂形成断纹。
另有一种高仿漆器,乃是湖北地区的造价者,使用旧的棺木、椁木,挖削制成木胎,再用传统的方法采割树漆,配好颜料进行绘画上色,然后再进行作旧处理。以这样手法制成的高仿漆器几能乱真,但这些伪器没有真品所应当具有的包浆和蛤蜊光及牛毛纹和梅花纹,甚至有些还可看出明显的做旧痕迹。因此只要真正掌握了漆器的特性发展规律,综合以上所讲的几点,认真研究,反复推敲,是不难鉴定战汉漆器的真赝的。
最后,需要收藏战汉漆器收藏者了解的是,水坑出土的高古漆器,只要脱水这个关键环节处理得当,就难以再度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长久保存以至传世。这是我经过多年研究反复试验得出的重要结论。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