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请为艺术生就业开绿灯

2009-04-14 10:58:47 吕莱昌

  首先我们来看一则旧闻。2000年1月20日的《华声报》上有这样一篇报道:

  艺术院校毕业生坚持“混在北京”

  目前各地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亟需编剧、导演、作曲、指挥及各种器乐演奏等专业人才。在日前举办的“2000艺术院校应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各地文艺单位都表现出求贤若渴的愿望并许诺优厚条件,不少地方招聘单位当场许诺对新招聘的合格人才一去就有80平方米的住房及3000元以上的工资。而京城用人单位却一再警告应聘者需要作好自己解决住房的思想准备。但大多数艺术院校毕业生仍然把留在京城作为事业发展的首选。

  中央音乐学院一位毕业生说,目前艺术人才集中大都市的结构使他几乎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唯有留在北京才是事业发展的最佳方案。尽管可能在住房方面不如外地那么容易解决,但因为机会多,收入也就不会少,租房很容易。外地用人单位观念相对落后,用住房来吸引毕业生的做法很难有实际作用

  对于广大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言,这十年的前后对比,真可谓 “冰火两重天”的差距。“当时找工作,压力也很大,主要是权衡和选择占了不少心思,进高校以及文化事业单位没有现在这样难,用人单位提供住房的现象并不少见。最关注的还是就业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自身的能力是否有足够的展现空间。”一位早年国内知名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如是说。

  近十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焦点和难点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焦点也在不断变化。由先前的本专科学历差别问题、区域人才流向矛盾问题、事业单位与私人公司的冷热问题,变成了现在的基本就业问题。而最近几年,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变得尤为凸出,几乎成为了每年8、9月间首当其冲的对象。与艺考的连年火爆相比,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呈现下滑趋势,而其中,美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又占有绝对分量的比重。据山东某高校招办称“美术专业从4年前开始,已成为我校就业率最低的三个专业之一。”众多美术院校毕业生为就业苦不堪言,给自我人身道路带来忧患的同时,也给社会同时带来了不小的考验与压力。

  要想短时间内探究美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所涉及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专业自身的因素,既是一种必然结果,同时也带有不少偶然性因素。

  首先,高校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过程性问题,直接导致了美术类专业学生的严重饱和。一方面,十年前开始的高校改革,让更多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的同时,上大学也成为了一种投资,大学的“教育成本”,学生要自己“埋单”的比重大幅增加,高校的规模发展与学生数量间形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纽带。美术专业与其他艺术类专业的学费,至少高出普通文、理类专业两倍至少,最多的要高出三倍,在“财力”的制衡与影响下,不少专业艺术院校和综合大学内的艺术系科得以大规模扩建,更有不少大学处于完善学科建制的目的,增设艺术专业。

  另一方面,艺术院校独特的招考方式与“高考指挥棒”的畸形结合,上大学越发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的唯一选择。不少中学盲目追求升学率,利用艺术院校独特的招考方式和较低的文化课分数线,引导学习后进的学生加入艺考大军中。加上高校扩招政策的带动,艺术院校普遍降低入学门槛和要求,几年下来,这种“高升学率”促成了庞大的在校生数量。相对于音乐、表演类专业对考生先天条件的要求而言,学习美术投入成本较少,容易“速成”,因此也就造就了美术类毕业生在艺术类毕业生中占有绝大多数的比重。

  其次,长期以来,社会对美术及其他艺术类专业的就业前景存在片面认识。10年前,伴随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艺术毕业生是社会紧缺的人才。不少重点艺术院校本科毕业生,进入重点本科任教和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事例大量存在,高薪和提供住房等待遇,在当时其他行业本科毕业生看来,已是望尘莫及的。然而,这也仅仅是特定时期内出现的特殊现象。随着新世纪的高速发展,这一人才空缺很快“补齐”。而之后,在艺术类扩招和“火爆”报考的形势下,让更多的学生选择艺考,成为高校、考生、家长、培训机构等都乐意接受的现实,从而出现了不少相关利益的链接。在这种情形下,“高薪”、“高待遇”成为了不少高校招生的宣传手段,也成了考生和家长“一相情愿”的希望。它掩盖了中国艺术人才的真实需求现状,促成了美术类及其他艺术类专业人数的粗放式增长。

  第三,高校艺术教育方式与毕业生质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一方面,重点艺术院校扩招,将原先的精英教育体系降格为大众教育体系,而教育方式却依然还在沿袭精英教育的模式,让大量学生盲目地追求成为艺术家的目标,对成为“普通美术工作者”这个现实主观排斥。不少高校的艺术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扩大录取人数和增加规模的同时,教学质量和水平得不到保证,造成了对学生求学的不负责任,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艺术类毕业生的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面貌,重点艺术院校生源普遍较好,专业内的素养和能力较有优势,但专业外的知识和能力缺失严重,直接造成了对社会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知,社会经验积累不足,毕业生进入社会后能力过于单一,综合素质不高,在社会类考试和就业中不占优势。不少对艺术缺乏热爱和兴趣的学生盲目进入艺术专业,往往形成厌学心理,给人格的成长带来缺憾,加深了社会对于艺术生能力的误解。

  最后,当下社会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对美术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产生影响。当前,美术设计及艺术类的就业机会,从量上讲并不少,但从就业流向和领域上看,仍然过于集中。毕业生偏向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大中经济发达城市择业的趋势,仍是主流。美术类毕业生中,设计专业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各类设计公司是他们的首选,而近年设计行业的特点和大量毕业生的涌入,导致设计公司之间、设计人才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设计公司几乎成了“高强度、底薪水”的代名词,设计人才本身也呈现出金字塔式的现象,高级设计人才稀缺,“高薪难求”与“低薪爆棚”现象同时存在。对较多的设计公司来说,“动手能力”比“动脑能力”更重要,处于成本和定位的不同,大量艺术设计的专科生、高职生更具有优势。而不少科班出身的重点艺术院校的美术人才,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相比较教师、医生、律师等职业,设计公司的经济属性,决定了美术类毕业生工作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不少美术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重操旧业”办艺考培训的人比比皆是。这一切加重了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变得非常被动和脆弱。

  美术类及其他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并非刚刚出现的新问题。早在艺考过热现象出现时,不少教育专家就对艺术人才将来过剩的问题产生过忧虑。而“高温不退”的艺考热使得这一矛盾在近几年内迅速激化,这个在中国教育史上独特的“多米诺骨牌”现象已逐渐被社会重新认识,从2008年开始,不少重点艺术院校收缩招生人数,提高试题难度和门槛,全国多数艺考重点省区,采用“省联考”制度,更多的考生和家长,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前景,有了更为理性的选择。继“艺考热”在2008年首次出现小幅度降温后,2009年艺术院校的报考人数出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这给艺术人才的合理培养带来了良好的前景。但不容忽视的是,全国范围内,现有艺术类在校生的数量十分庞大,每年新步入社会的艺术类毕业生仍会加剧已有的就业矛盾。而金融危机下的经济状态和就业环境使现有矛盾变得更加糟糕。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在短时期内可能难以解决。

  艺术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许多矛盾和问题马上得到妥善解决是不现实的。对于那些刚刚工作和仍然在校学习的艺术类大学生而言,面对现实,把握自我是最为重要的。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