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博会谁能一统江湖
2009-04-27 15:15:35 尧小锋
在国内小拍和香港苏富比春拍结果呈现“小阳春”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四月。四月的北京乍暖还寒,但艺术活动却是火热的。曾梵志忙着在纽约和苏州博物馆办了两个个展,还参加了博鳌论坛的当代艺术展;向京、瞿广慈夫妇工作室从上海来到北京;方力钧到台湾去办了个展等等。拍卖方面,北京保利高调展出了尤伦斯珍藏的国宝级作品,带来市场轰动效应;中国嘉德承办了2009世界邮展专场拍卖,效果很好;香港长风正在香港举办精品展等。尤其热闹的是艺博会,先是杭州艺博会4月9日开幕,接着就有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和中艺博画廊博览会4月16日同时开幕,4月26日还有艺术北京艺博会。国外有马德里现代艺术博览会和2009科隆艺博会。
国内如此扎堆的艺博会真让人有些“相煎何太急”的担忧。杭州艺博会开幕的第二天,我去了现场,结果发现参展的画廊基本都是杭州本地,只有少数是来自其它省市和国外的画廊,据主办方说,该博览会主要是政府的投资。而民间资本投资的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和中艺博画廊艺博会选择在同一天开幕,前者号召力主要在长三角,后者定位于国际化,尽管如此,也显示着北京与上海来一个点对点的比拼。要想一家画廊同时参加两个艺博会,那只是一厢情愿的事。过去都在秋季举办的艺术北京艺博会今年选择在这个时段又开一场,其“一统江湖”的用意十分明显,那就是利用各时段来显示自己的底气和号召力,借此来逼退其他艺博会的市场份额。在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市场氛围里,如此招数自然算得上是“高招”。因为在画廊业资金普遍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还能参加,自然是对该艺博会的高度信任和支持,正合了“患难中见真情”道理,一定程度显示未来双方牢不可破的关系。
就目前情形来说,艺博会谁有明显的优势,暂不好定论。昭然若揭的是,本土的艺博会大都是在一定地域内取得优势,其它地域和海外的画廊还占少数,艺博会与画廊的关系还是一种主要依靠人情辅之于利益纽带形成的,还没有一家是通过学术和市场的强势,形成门庭若市的品牌艺博会。上海当代艺术展和中艺博画廊博览会都定位于国际化,外国画廊占大多数,但是国内人士对外国作品的热情并不高。由于缺乏深厚的学术支持和市场反馈以及一定时间的考验,要想形成优势的品牌并不容易,上海当代艺术展盈利与否的争论和其中的人员频繁变动就是一种例证。而具有台资背景的中艺博画廊博览会前几年乘着市场的东风,效果颇佳,今年一方面面对着金融危机对国外画廊的巨大冲击,另一方面还得应对内地艺博会和一些画廊的围追堵截,想要逆市而上,不是一件易事。
如此密集的艺博会安排,显示了大家对艺术行业前景的信心,当然也暴露了国内艺博会的竞争现状,这就是还处在围绕地域、资本背景、人情关系和利益纽带等四方面展开的初级阶段,离通过以学术引导、艺术价值和品牌影响等艺博会应有的内核竞争还有不短的距离。
(责任编辑:汉唯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