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市场:金融危机下的观望年

2009-05-12 10:39:52 未知

  对于2008年的中国艺术市场而言,影响最大的国际因素应该就是大洋彼岸的美国次贷金融危机。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相关数据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艺术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度指数只有0.1,而截止到2007年7月的过去5年内,这个指数已经上升到0.48。换句话说,如果股市出现变动,近一半的艺术市场会受其影响。次贷危机放在过去,或许对艺术市场的影响不大。但时至今日,次贷危机对日趋金融化的艺术市场的影响已然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

  仿佛是要印证这一说法,2008年秋拍季开始前,国内大大小小的拍卖公司就已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策略,以期安然过冬。但从目前各家反馈过来的拍卖信息来看,低成交率,低成交额,似乎也表明2008年的中国艺术市场以萧条收尾。对于本刊以“金融危机下的观望年”定位2008全年艺术市场表现,匡时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董国强表示赞同:“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市场的观望气氛从春拍到秋拍确实比较严重。藏家是持货观望,不轻易送到拍卖公司拍卖,买家是持币观望,所以各家拍卖公司的成交率和成交额都有较大幅度下降。”

  这种大幅下降的低迷趋势是金融危机的影响所在,还是艺术品市场本身出现了裂缝?董国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到:“2008年拍卖场上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就是,新进场的买家相比前两年明显减少,拍卖的人气和成交结果自然就受到影响。支撑市场的主要还是市场中的老面孔,那就是国内一些参与市场比较早的收藏家和行家。拍品的质量比起前两年也有一定程度降低,一方面是市场资源越来越少,一方面是前面说的藏家持货惜售。”同时,董国强认为,当代艺术板块受影响最大,这是不争的事实,相比之下,古代艺术品如古代书画、瓷器、玉器受影响相对较小,“成交额的降低主要是因为高档的拍品不容易征集,成交率的降低在于新进买家少,中档的拍品缺乏竞争者,而非一味地归结为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对各行各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艺术品行业更是难以独善其身。根据《艺术市场》统计的数据,2008秋拍季中,除了一部分实力雄厚的拍卖公司拍得差强人意外,更多的二三流中小型拍卖公司或停止拍卖,或选择消失,这样的局面自然让人乐观不起来。然而,董国强却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是件好事,这是我们进一步缩小和老牌拍卖公司差距的机会。从秋拍结果看,老牌公司和这三年成立的几家新锐公司的差距不但没有因为金融危机拉大,反而在缩小,这给我们增加了信心。这些新公司从成立那天起就在很多方面加大投入,特别是服务意识上明显的要强于老牌公司。尽管老牌公司也在宣传、服务很多方面增加了投入,但是主动求变和被动变化的效果肯定不一样。我想,行业这几年的进步有目共睹,这缘于竞争的激烈。我相信,金融危机下,各家公司都要在服务、策划和招商上下更多的功夫,这无疑又是一个推动行业进步的新契机。”他进一步解释到,相对其他行业,拍卖行业的日子要好过得多。“因为这毕竟是一个资金面比较小的行业,大家经常用股市来对比艺术品拍卖行业,全国一年的大小拍卖,把水分去除,成交额不到一百个亿,这样的数额确实太小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艺术品投资和其他投资最大的不同就是艺术品给人带来的身心愉悦是其他投资类别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看到,在金融危机面前,有十年以上收藏经历的人们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投资热情。”

  这场金融危机会持续多长时间,2009年是否会延续2008年秋拍的低迷态势,拍卖公司下一步如何操作才能给市场注入更多的动力?“至于会持续多久,这不是我能回答的问题,因为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到底有多大,现在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答案。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市场情况对于拍卖公司的2009年春拍的征集肯定不利,这就要求拍卖公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拍卖的前期策划上,有好的方案和新颖的立意,才会吸引藏家将好的作品拿出来。总体上看,2009年的春拍还会持续目前这样的市场状况,不容乐观。”董国强如是说。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