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吴海洲:压力是作品的动力

2009-06-10 11:20:55 毕武英

  好似已近黄昏,两个年轻男子的背影静静地站在一片湖泽之旁,远处,是一脉褐色的山峦,人们看不到他们的表情,却在聊赖的站姿中,品到些许忧伤。

  这种忧伤,弥漫到画外,便令人想起都曾有过的瞬间,在那个瞬间,我们和那两个男子一样,眼前有着对山的渴望,脚下却步履迷茫。

  吴海洲说,自己感情的“战线”比较长,比如看电影时,往往会因为某一个镜头,而在心中长久徘徊。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作品中那两个男子的背景,也已经宛若一个沉重的镜头,落在观者心中,久久不能挥去。

  这是吴海洲最近的一幅作品,在此之前,他带着记者参观了自己画室中的储藏间,那里有很多方砖大小的油画,错落有致地摆放一处。仔细端详,有的上面画着一盏医院的灯,有的据说是中央美院锅炉房的某个管道,还有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图形,或者是墙面上的细小裂纹。吴海洲将这些生活中常见或者微不足道的细节,画在宛如汉砖大小的画架上,然后5个一组,镶嵌在黑色条屏中,原本互不相连的题材顿时被连在一起,并因为画面的细腻笔触和精致的色彩氛围,好似回到了久远的宋代。

  吴海洲说,这是自己在研究生毕业时创作的作品,而笔者注意到,仅仅时隔三年,无论作品形式还是颜色风格,这些类似中国画的条屏作品仿佛已经成为吴海洲的“过去式”,“像学生时代那样,美好、纯真但一去不返”。

  压力,被吴海洲称为是作品的动力。他说,自己6岁便在母亲的督促下开始学习作画,16岁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某个周六晚上都要从河南安阳坐9小时的火车来到北京,出了车站便去老师那里学画,画满一周后,再于那个周日晚上坐火车回到河南。周一到校后,还要补习因为在北京学画而落下一周的文化课。“那时就认定自己要当一名职业画家,有时信仰真是很可怕的东西。”

  然而,正是这种压力,或者被当时的自己懵懂地认为的信仰,支撑着吴海洲考入了中央美院附中,然后升入中央美院的大学、研究生,最后又回到附中任教。“可以说,16岁以后就没有离开过美院的轨道”。

  可是,工作后的吴海洲,反而一度感到了迷茫,“当你一旦从学校走出来,心理上便有了变化,因为学生生涯结束后,真的需要靠画画来谋生了。”迷茫伴随着压力再次向吴海洲袭来。他不再满足于曾经受到多方好评的条屏系列。他常常自问,“除了这些,我还能给别人多少有意思的画面和空间?”他认为,自己应该“爆发”,给作品以力量。

  于是,我们看到了文章开头的那幅作品,而这也只是吴海洲“爆发”后的冰山一角。

  对话吴海洲

  记者:你为什么会觉得压力反而能激发创作力?

  吴海洲:当人们处于无路可走的时候,往往一些潜在的,自己不知的东西便会激发出来,可能知道自己还会拥有很多东西。人有的时候是要有压力,如果有个稳定的工作可能反而不利于这种潜能的激发。因此刚工作的一段时间内,我特别矛盾、痛苦。可也因为这样的痛苦,使得近期的作品摆脱了学生时代的作品形式。

  记者:你的条屏作品非常具有中国情韵,与现在作品相比,你觉得两者有联系吗?

  吴海洲:当时那种题材充满了脑子,我用油画手法临了一点画像砖,然后把中国绘画中形式上的东西留了下来。至今我画的作品,这种中国韵味对我来说还是很重要,因为是我们文化的精髓,不要把它浪费了。我骨子里并没有放弃对它的追随,只是形式上有所变化。

  记者:现在的作品好像更加有种情绪在里面。

  吴海洲:对,和以前相比多了叙事性,让人感觉可能你在某个时段和他有共鸣。比如看电影为什么你会流泪?因为它瞬间和你有对话。所以我用自身的体验来引起别人的共鸣。以前那种形式上很好看。但是力量不够。

  现在我的作品中很多都画两个人,有的是背影,有的是侧影,一是让观者感觉到一种能看到的东西,另外会有一种感情往画面前方蔓延的希望。我用颜色控制出画面的一种独有忧伤,我特别喜欢这种感觉。可能是对某种感情的怀念,因为没有得到,所以才会觉得美好。

  记者:今年艺术北京中被偏锋新艺术空间带去展览的你的“情色地图系列”是否有着更强的情绪在其中?

  吴海洲:是的,和现在这种作品相比,“情色地图”表现的情绪更加直接。其实所谓“情色”只是我拿来运用的一种手段,和我以前作品中的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有所不同。当一个人完整地出现时,这种叙事性可能立刻增加了,而当一个被切割地剩下身体一部分的时候,即处于几何分割状的时候,人们对它的理解就变得比较模糊。

  女性的身体如果画全就没有意思,而且这样的画面有一种欲望,是情感的欲望,我的作品中总有一些欲望的表现,比如有些作品的山脉我会用肉色来描绘。因为人其实是靠欲望前进的,而我对这种欲望的理解其实就是信念。

  记者:今年三月你的首个境外个展在德国爱莎芬堡的Gallery99画廊开幕,这次展览带给你什么样的影响?

  吴海洲:从德国回来后自己的画在颜料使用方面越来越厚重了,德国的新表现主义作品很好。刚回来时感觉自己自信满满地,因为看完他们博物馆顶级的作品后,感到自己将来也能做到这样。但是后来慢慢发现,艺术创作真的很难,不只是技术上的,还包括你个人的因素,当一个人的经历、阅历、甚至天赋,所有的一切全部能拿到画面中时,这件作品才能称之为“够硬”。

  其实,每个人都有打动别人的东西,比如有个人年轻的时候便每年到照相馆照相,一直持续到去世那年,留下的影像记录很让人震撼。所以,每个平常人都具备力量,不过有的人有这个机会。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