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这里没有你的份,中国艺术家

2009-07-16 11:44:12 陈煜堃

王广义作品

  6月8日,英国《泰晤士报》公布了一份“20世纪200位最伟大艺术家”的名单。然而,在这上面我们找不着哪怕是一位中国艺术家的名字。

  在四个月的读者投票期内,共收到了有效问卷140万份。其中,家喻户晓的毕加索得到了21587票,位列榜首。但是,从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的第19位排名(甚至排在了罗斯科和克利之前),我们不难看出,确实不少艺术家在这个榜单上的排名似乎超出了他们在艺术史上的成就和地位。的确,这样的评选活动以及其产生的名单,带着浓重的个人口味与认知局限,根本就谈不上权威。

  尽管如此,我也情愿为仅仅排到第8位的安迪·沃霍尔,或是排名第25位的贾科梅蒂“抱打不平”,也不会为近年来沾沾自喜的中国当代艺术和自我感觉良好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喊冤”。

  为什么?是因为异军突起、卖得盆满钵满的中国艺坛“F4”没法和毕加索、塞尚等现代艺术的大师相提并论吗?非也,毕竟我们从这份榜单上清楚地看到,尽管占据在前十位的名字里更多的莫奈、杜尚、马蒂斯、波洛克、蒙德里安等早期现代艺术大师的身影,但也出现了不少近年艺术界的宠儿名列其中,如达明·赫斯特、杰夫·昆斯等人,就连村上隆、草间弥生、衫木博司和野口勇等4位日本艺术家也是榜上有名。显然,这个排行榜从侧面反映出了人们对当代艺术的偏好已经逐渐产生倾斜。所以,眼前这份仅仅是由读者评选出来的艺术排行榜,是有理由值得让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家们去为之反思。

  中国在经历了短暂的徘徊之后逐渐向世界开放,经济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推动力。自从进入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开始走出国门,并很快地参加了国际上几乎所有的大型展览。尤其是一大批经历了新潮运动洗礼的当代艺术家,他们大多是直接进入观念艺术的创作,随着与西方艺术的几经磨合后,逐渐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崭露头角。

  但近年来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中刮起的一阵中国当代艺术旋风中,屡屡以百万美元的高价拍卖成绩,似乎已让中国艺术家在被关注、被炒热的同时,开始有点头脑过热。至于刚成雏形的中国艺术市场,则更是难以冷静下来。虽然早前的金融海啸带来的巨大冲击,已让这个“燥热”的市场从喧闹的顶点跌到寒冬的低谷。此时,有人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正面临重新洗牌。而洗的到底是一张什么牌?其背后,是一场热闹的结束,还是另一场热闹的开始呢?

  记得艺术家毛焰曾在一次访问中提到中国艺术家的现状与问题,他说:“当代中国艺术的方式更多地受到美国方式的影响,也就是明星方式,大众文化,一次性消费,许多艺术家放在艺术上的精力也就只有百分之二三十,当然如果一个艺术家有承受能力,那么你可以像安迪·沃霍尔一样,天天上电视。问题是你不具有这样的能力,我想艺术家最好把艺术作为一种必需品,像呼吸一样。”毛焰还表示,现在大部分的中国艺术家都认同成功和生效,或者是能否参与国外的展览。他指出过于依赖与接受眼下盛行的包装和经济利益,是影响到艺术家最初应有的创作态度,以此收获的市场认同也许只是一次偶然机会,并不值得沾沾自喜,更不能代表公众、历史对你承认。

  这番话是一针见血的,它道出了中国艺术家集体“缺席”这份榜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实,对于不断升温的“中国热”,引起了许多国际权威媒体的关注,其中美国《芝加哥太阳报》就曾有评论指出,“这些艺术品里的一流作品价格涨了两千倍,而二三流的作品,5年前一万美元就是令人羡慕的高价,如今开口十万美元恐怕对方不见得抬起眼皮。”

  为北京奥运设计焰火的旅美艺术家蔡国强,其作品《为龙年所作的计划No.3》在2004年秋拍中成交价格是95.4万元人民币,而到了2007年11月拍出的作品《APEC景观焰火表演14幅草图》居然高达7424.75万港币。再看油画家曾梵志的经历,更是具有代表性,其1991年初次卖画,仅开口要价2000元人民币,对方却付了2000美元而吓他一大跳,十多年过后,他的一幅《协和医院三联画》已经拍出114万港币,而到了2007年秋,另一幅同名油画则拍出了570万美元(约合4146万元人民币)的天价。

  像这样价格一飞冲天,在近年的中国艺术家身上,可以找出太多太多的例子。于是,在国人眼皮底下,新出道的艺术家如过江之鲫,新开张的画廊如雨后春笋,好一派芝麻开花般的兴盛景象直叫公众惊羡,人人恨不得自己的脑瓜子里马上能长出那么一点“艺术天赋”来,好跻身这一财源滚滚的“艺术商圈”。

  对此,曾有人打趣说,“十年苦画无人晓,一拍成名天下知。知什么?不是知道其作品的艺术内涵,而是知道他的作品卖了个令人咋舌的天价。”当价格标签简直就滚烫地直接烙在了画布上时,这已经不再是评论家口中的什么“中国经验与国际处境”的宏观问题了,而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那就是被功利冲昏了头脑的不少中国艺术家,似乎已经忘记艺术是什么,也忘记了艺术追求是为了什么?

  眼下,在一个多少有点混乱而又充满生机的多元的文化处境当中,人人都在高喊,要力图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思维智慧和审美观念。殊不知,在中国艺术家“致力”于找寻在与国际接轨中的文化身份时,却把确定文化身份的一个根本条件给忽略了。要知道,身价已直追世界级当代艺术大家的你们,落榜就是因为都心存着和小沈阳一般的“不差钱”的思想与目标。

  就说制造本次排行榜的英国,每年特纳奖入围作品的揭晓和展出,无不成为大小报章的热议话题,然而绝大多数的报道及其讨论的焦点,都立足于这些作品是“更富于争议的美丽”还是“更骇人听闻的粗俗”,而不是定格在它们的价格标签之上。我们都清楚,当代艺术在英国已经发展了数十年,期间名利双收的当代艺术家自然是不胜枚举。但在金钱与艺术之间,大洋彼岸的天平则没有像中国的那样出现一面倒的现象。

  也许,西方报纸的艺评,或是西方民众的认知多少会对中国的艺术有着各种文化误读。但其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活力的赞美,却从不吝啬也不缺乏真诚。因此,当“这里没有你的份”已经成为事实,那么前些日子依旧是“昂首挺胸”的中国艺术家们,也是时候应该从自己的身上去找一找问题的所在了。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