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访】邹建平:两湖是85思潮过程的理论和实践中的前奏

2009-08-10 14:03:15 潘慧敏(实习生:郑宏彬、周柱权)

两湖潮流——湖北·湖南当代艺术展1985-2009策展人专访

两湖潮流——湖北·湖南当代艺术展1985-2009策展人 邹建平

  雅昌艺术网:你觉得两湖地区在85新潮期间的发展相比其他区域有什么特点吗?

  邹建平:两湖在85思潮的过程的理论和实践中都起到了前奏,最前哨上面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比如湖南美术出版社所创立的《画家》,湖北文联创立的《美术思潮》,这两本杂志在当时美术的思想界里面,都是中国美术界比较领先的刊物,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这两个省的基本前提上,由于中部地区的贫穷,在这个关键时刻,它对思想意识就要求有更大的突破,以求造成跟沿海地区不一样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就是要求事变性。所以在中国当代85新潮期间,就思想开放而言,相对来说,湖南湖北还是走在全国各地的前列。所以昨天那份南方都市报记者谈到两湖地区当代艺术空心化我觉得是非常荒唐的,这是对中国当代艺术不太了解,我们实际上在中国当代艺术里都是一个桥头堡,我们支撑着中国当代艺术在思想领域上的发展,包括出版界,当代艺术史,现代艺术史,还有当代艺术倾向艺术丛书,还有其他关于各个方面的文本整理、出版、编辑。这些方面如果不整体看待的话,就会很可能会忽略一个实际利用的领域。虽然表达的领域没有本身那么强悍,但在思想领域里的表达,是很多画家,包括外地的画家都是依赖于这些基本的思想资源进行创作的。所以在这一块石不能忽略的。

  雅昌艺术网:这想法指的是不是有些湖南湖北年轻艺术家一毕业就跑到北京发展?当然这不仅是指湖南湖北,全国各地的艺术家都涌到北京发展,这种现象是不是有这种意思在里面呢?

  邹建平:你说的是现在吧,那湖南在这个方面分三个部分吧。它是转战东营才是往北方走的。北上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湖南美术院校的空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某种功能上担当起正面建立湖南当代文化的基本任务。它的师资力量配备的是传统教学的基地。那么湖南没有一个基本的当代艺术发展的营地的话,很大部分一些优质的考生进入了别地区的院校。包括东北鲁美,西安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等地方。他们毕业以后基本都会留在各自的美术院校,而且在这里面都是比较拔尖的学生。这种构成,在这次展览就可以看出,很多都不是湖南的艺术院校培养出来的,是在湖南本土走出来以后,在外面再生根开花,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一种相互结合的产物。所以不是湖南本土催生出来的,我认为在本土催生出来的产物某种程度是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雅昌艺术网:那您能讲述一下85时期湖北时期当时是怎样一个艺术生态?

  邹建平:85时期的艺术生态相对来说,湖南的话是以出版社作为一个基本的框架。当时有个《画家》群体,还有其他几个群体,在大事记年表都可以看到,《画家》群体在当时中国当代艺术构成了一个思想的堡垒与中心。他们吸引了一批当代艺术家在这里汇聚。当时有一个《画家》刊物当时有李路明、谭力勤等。所以当时湖南的当代艺术是在这个构架之下的生态。86年我们曾构成了一个“86青年集群展”,当时我们又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当代艺术家,后来这个展览的基本成员也是北京展览成员,现在其中大概还有10位左右还在继续进行大量技术性的当代艺术创作。其他的基本已经转向了。那么在这个展览中的艺术家也构成了湖南当代艺术的主要力量。也就是构成了湖南本土的第一批当代艺术家。但是由于我们当时我们不太重视跟全国范围的交流、交往。包括1989黄山会议以后现代艺术大展,湖南基本是集体缺席的。但是当时我跟李路明都知道这个信息,都整体缺席了,整体缺席的原因是我们感觉这个展览,因为湖南并不具备更多的人,如果一两个人参加的话,就没有更大意义,当时如果广泛发动的话,湖南还是会有比较多个艺术家可以进入的。这个展览的缺席在文献方面让湖南的当代艺术发生地判断晚大概五六年。所以90年代对湖南当代艺术进行考证,湖南还是个弱势的。

  雅昌艺术网:那您觉得当今两湖的艺术生态是怎么样的?青年艺术家创作是什么样的状态?

  邹建平:青年艺术家有两种力量,第一个是外围的力量。也就是从湖南走出去的人,这次可以看到的是他们艺术小组、袁欣、黄彦、何杰、张震宇等等。在这些艺术家对自己的创造都是很负责任的,自己的艺术观点也很明确,他们跟西南艺术家的附庸风雅去跟一个潮流不一样,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常年研究的主攻方向。另外就本土的一批青年人。以刘洵他们为主体,一个实验艺术小组,他们已经做了十几年了。当时以影像为主。今天来说他们是全方位的参与,包括架上,影像和行为。这次展览的行为只有一个,那就文鹏的。他们基本上是在北京湖南两地跑。在这里面年轻人在这方面状态感觉上比湖北还更有生气些。

  雅昌艺术网:您说关于实验小组已经做了坚持十年了,那文献整理方面是怎么进行的。好像在一些史料上很少看到。

  邹建平: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为批评家提供的资料不够及时,联系的人员还是有限,这两年他们就比较重视了,基本上在这方面已经跟进来了。前些年,他们只是把文本小范围的自行发放,所以在批评家的视野里面基本没有他们,没有相关他们的记载,但他们还是有自己的档案的记载的,这几年他们就比较活跃了,大家也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他们开始参加一些国外的展览,还有邱志杰的一些展览,陈默的也有被邀请。

  雅昌艺术网:没被记录下来是否与当时的部分批评家出走也有一定关系?

  邹建平:湖南本土本身就没有多少批评家角色,原来有邓平祥,但他在北京呆的多。当然在国内在台面上比较有影响的批评家比如易英、周延、邹跃进、余丁等等,他们也缺乏对湖南本土艺术的整体与及时的跟进,只是在个案方面研究一下。但是从一个现象的归纳整理,系统的观察上面没有做得比较完备。近几年可能好一些吧,我自己也做一些这样的工作。我作为艺术家平时也会组织一些活动,大事记年表上的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活动我都有亲自参与组织起来的。这出于我对当代艺术的基本爱好和信仰。还有是参加这次展览的当代艺术家是跟湖南的体制是不入的。

  雅昌艺术网:那您对湖南湖北的年轻艺术家寄予什么期望?或者说您期望他们在日后的多元社会里呈现出什么样状态呢?

  邹建平:我觉得他们呈现的状态应该是实质深沉,不应是朝商业的,蘑菇演的,催生一样的形式与符号。就好像西南艺术里他们有一定的流行图示,大眼睛,卡通形象,所以西南就催生了一批像在温室里面培育出来的蘑菇一样的小画家、流行画家。我想湖南湖北在个性的选择上面是比较强的。在这方面说,湖南人具有的特点是执着,还是一种静守的一种固执性的执着。导致性格的一种极端化。进入极端化也容易导致艺术的独立性与个人化。湖南的绘画更早的介入了一种后现代因素,我们86年的那个展览曾经遭到中央美院的批评家强烈不认同。说是这面有过早的将现代主义引进到绘画的本质里面去,缺乏一种批判性,缺乏社会责任感。

(责任编辑:潘慧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