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美术馆的脸,慢慢地在变

2009-08-20 10:02:29 李晶晶

  中国美术馆一直在小心而又有节奏地去探索一种“泛服务”。因为它既需要矜持地保持着国家级艺术殿堂的身份,又需要让观众走进来。

  克里斯托和珍尼·克劳夫妇以其超大规模的包裹艺术行为闻名于世。通体闪烁银色光芒的德国国会大厦,满眼跳动着橘色的纽约中央公园……被包裹下的建筑总是会给人一种强制性的视觉刺激。突然有这么一天,当你从它身边走过的时候,你会奇怪地发现自己像被按了回放键,再倒回去重新打量身边这座再熟悉不过的建筑物。

  整个中国美术馆只留下了仿古的主体大楼的门脸儿和黄色琉璃瓦的屋顶,其他的实体外立面则被包裹在喷有敦煌莫高窟外景的纬纱中。当太阳光照射在这层纱幔上时,会恍然以为是另外一个空间。这是2008年中国美术馆和敦煌研究院共同举办的“敦煌艺术大展”策展的创意之一。这种包装形式虽远不及克里斯托的作品出位,但对于这个国家级的美术馆来说,倒是一扫往日古板的形象,向这个充满动感的城市贴近。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开展60天,参观的观众超过60万人次,这是近20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去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国际新媒体艺术大展”,汇集了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44件大型新媒体艺术作品,展览的主题叫“合成时代”,寓意人工和自然的结合,科技和艺术结合是这个时代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里面所有的展品都可以让观众去亲自参与。作为当代艺术中最前沿的一个领域,新媒体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在私立艺术空间尚未太活跃,却一步跨进了国家美术馆系统。平时给人庄严肃穆印象的中国美术馆也在荷兰设计师的改造下,以一副全新的充满活力的面孔展现在观众面前。美术馆或许可以说是三个层面的美术馆,美术家的美术馆、美术史的美术馆、公众的美术馆。而公众的美术馆才是美术馆建设的最高阶段。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英楠)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