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泥人张”品牌可共享
2009-09-21 17:10:35 李雪
北京有个“泥人张”,天津也有个“泥人张”,到底京津“泥人张”谁正宗?最终,北京高院认定两个“泥人张”互补侵权可共存。这场诉讼也引起了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
案件回放
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
俩“泥人张”对簿公堂
一波三折的“泥人张”纷争始于4年前。2005年12月9日,天津“泥人张”后代传人张锠、张宏岳等3人以“不正当竞争”为由,状告“北京泥人张”的第四代传人张铁成及其所属公司。
张锠等人认为,“泥人张”彩塑的创始人是清末道光年间天津著名的民间泥塑艺人张明山。1844年,著名京剧演员余三胜到天津演出,张明山为之塑像,十分传神,始闻名于世,被人称为“泥人张”。被告张铁成以“北京泥人张”第四代传人自居没有任何事实依据,被告北京泥人张博古陶艺厂、北京泥人张艺术品有限公司未经张明山后代从事彩塑创作的人员和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泥人张”作为自己企业的名称使用并注册为商标已经构成了侵权。
张铁成则称,“北京泥人张”是北京培育的知名品牌,与天津“泥人张”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从制造工艺、选料用材、外观特征、艺术风格上看,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产品。
一审判决
北京“泥人张”侵权
北京市二中院在一审判决中支持了原告的主张,认定被告将“北京泥人张”作为产品名称、企业名称、域名使用和宣传的行为,足以造成公众对“泥人张”彩塑艺术品的来源与制作人的混淆。此外,被告关于“北京泥人张”历史延承的宣传,也足以造成公众对张明山后代传人的身份和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创立和发展多年的“泥人张”品牌的误认。因此,被告的行为是对张明山后代传人及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对“泥人张”名称所享有的专有权的侵犯。被告使用“北京泥人张”名称,或直接、突出使用“泥人张”名称,客观上借助了“泥人张”百余年来形成的声誉,为自己争取了更多的交易机会,其行为已经构成不正当竞争。
据此,法院判决,张铁成及北京泥人张艺术品有限公司停止关于“北京泥人张”及张铁成为“北京泥人张”第四代传人的宣传;北京泥人张博古陶艺厂及北京泥人张艺术品有限公司停止使用带有“泥人张”文字的产品名称、企业名称,立即停止在企业宣传中使用“泥人张”专有名称等涉案侵权行为。
一审败诉,“北京泥人张”不服,上诉至北京高院。
二审判决
两家“泥人张”可共存
2007年9月20日,北京高院对一审判决依法予以改判。经北京高院查明,北京泥人张博古陶艺厂成立之前,在一定范围内,已有公众将制作泥人的艺人张桂山(张铁成之父)称为“北京泥人张”,故作为“北京泥人张”张桂山之子的张铁成于1982年11月注册成立制作仿古泥陶产品的北京泥人张博古陶艺厂时,在其企业名称、产品名称中使用“北京泥人张”字样有其合理依据。
同时,北京泥人张艺术品公司系由北京泥人张博古陶艺厂与外资于1994年共同出资成立,其在企业名称中使用投资方北京泥人张博古陶艺厂的企业名称中的“北京泥人张”部分文字,亦无不妥,上述两企业已分别成立20余年和10余年,其产品远销海外,并通过多年的产品销售、广告宣传、媒体宣传已在相关公众中产生一定影响。
“北京泥人张”仿古陶艺制品与“泥人张”知名彩塑艺术品在产品种类、产品特点、制造工艺、销售渠道、消费群体上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原告张锠、张宏岳等在使用“泥人张”知名彩塑艺术品的特有名称时,必须与其个人姓名同时使用,以表明其作品或者产品的来源,因此相关公众可以将“北京泥人张”仿古陶艺制品与张锠、张宏岳的“泥人张”知名彩塑艺术品加以区分,不致产生市场混淆、误认,被告使用“北京泥人张”作为其企业名称、产品名称的部分内容,依法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业内点评:对于类似此案的纠纷,如果已经将著名品牌名称、“老字号”注册了商标,可以通过《商标法》来解决,如果作为了企业名称,可以通过《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来解决,如果都没有,也可以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解决。从法律层面来看,最好在权利人一致同意的前提下将著名品牌名称、“老字号”注册成为商标,这样一旦发生纠纷时可供依据的法律条文就更具体些,法律依据也更充分些,可以降低维权成本。
(责任编辑:谢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