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乎者也——当代艺术的修辞学
2009-09-25 12:03:36 韩晶
“之”、“乎”、“者”、“也”,都是中国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虚词,其本身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有趣的是:这四个看似空洞、虚无、多余、矫饰、无所指、可有可无,甚至在语言演进的过程里,已经日益被我们抛诸脑后的语气助词,却一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修辞手段。
正是通过这样的修辞,表达本身变得耐人寻味——它开始逃离原始、生硬、简单和直接,也不仅仅局限于信息传递的功能性要求,而是在人际的交往和沟通中,一度延伸出丰富的情境。与此同时,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修辞,字面和文本背后的意义、观念、思想和情感,得以强调、突出和彰显。
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或许和“之乎者也”一样:它不是日常生活里的必需品,也远远没有政治、经济或军事那么强大的撼动力——好比巴黎卢浮宫里最负盛名的《蒙娜丽莎》,无论那500年来仍未破译的微笑令多少人为之倾倒,也无法阻止战争的此起彼伏,或是对刚刚横扫全球的金融危机力挽狂澜——艺术的存在,仿佛就是现实世界里的小小修辞,就像喜欢咬文嚼字、不求实际的老夫子口中念叨的“之乎者也”,可以随时被抽离。但是,如同“之乎者也”的意义,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来解读,而是需要放到整个中国文学史的演变中去定义一样,艺术存在的价值,也需要被纳入文化的上下文语境,并在其中建构它所特有的重要性——作为一种创造性地表达方式,艺术也许正扮演着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因此,如果说“之乎者也”无疑曾经是我们本土文化中最具特征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那么当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艺术——那些看似矫情的、虚拟的、多元的、浅表的或晦涩的图像和符号背后,是艺术家个性化的观念和情感表达,也是他们从自我的文化土壤和内心世界里,滋生出的对这个时代、以及我们正身处其中的日常生活的注解。
也许,对于艺术标准的固守、争论或喋喋不休,在今天都不是一件讨好的事情,在约瑟夫·波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和安迪·沃霍尔“在未来,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的宣言之后,当代艺术变得有些失重——艺术是什么呢?或许,艺术就那些正在从事某种创造的人,对于现实世界所书写的修辞学,是另一种发音的“之乎者也”。
(责任编辑:郑晓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