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除了煤,山西还“藏”着什么

2009-11-09 10:07:45 陈彬斌

足蹬高方手擎虬杖 三晋“非遗”宝藏令人兴奋

“花腔鼓”可能是我国北方仅存的傩舞。白翔 摄

  北方傩舞、源自汉代的苎麻造纸技艺、可能成为戏曲史上重要发现的“地台戏”、远离海洋的妈祖信仰等一大批重要文化遗产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过程中逐渐被发现……

  判官头戴狰狞面具,耳挂红髯,足蹬高方,手擎虬杖,五个小鬼披头蓬发,分别拿着遮阳伞、折扇、索命牌、长铁链等,紧随判官,伴着梆子鼓乐,不时打量周围人群,似乎在寻找要捉拿的恶人。

  这一切都符合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傩戏的特征,但远处横亘的太岳山脉和流淌的汾河,说明这里是北方山区的一个村落。这个在晋南襄汾偏僻的赵雄村不知存在了多少代、名为“花腔鼓”的民间鼓乐,引起闻讯而来的戏剧专家的兴奋:这可能是我国北方仅存的傩舞了!

  类似具有震撼力的发现,伴随山西省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深入,一个个地呈现在专家和公众面前。表里山河的三晋大地,呈现出不为人了解的另一种精彩。

  他们祭祀的是蔡伦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时的苎麻造纸技艺,曾被认为失传,但山西忻州的普查人员却发现,这种源自汉代的传统技艺,一直在忻州定襄的一个小村落里世代相传。

  研究文房四宝的专家樊嘉禄教授介绍说:“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时,主要是使用苎麻和布头等为原料改进工艺,麻纸制造得以普及。之后的隋唐五代时图书多用麻纸,宋元时逐渐弃用,明清时更少使用。在民间,一些地方还少量生产麻纸,但以苎麻为原料者已寥寥无几。”在普查过程中,定襄蒋村的麻纸制作因其传承古老的苎麻造纸技艺成为关注焦点。

  历史上的蒋村一直以麻纸加工业著称。据《中国实业志》记载,清代中叶以前,定襄就是手工纸盛产地。清末民初时,蒋村纸业兴旺,农家十有七八会制纸,1933年左右,蒋村年产麻纸150多万刀(每刀100张),产值6万白洋,畅销晋、冀、蒙等地。

  除了传统的制作技艺,蒋村世代因袭的行业习俗也佐证了其工艺的源流。各个纸作坊都供奉着蔡伦的牌位,牌位上一般写有“供奉蔡伦祖师爷之位”。相传阴历三月十七日是蔡伦诞辰,这一天,全村的造纸业主都会筹资唱戏,祭祀蔡伦;每年十月初十,因天气渐冷,抄纸停业,是造纸“合龙口”的日子,也要宰羊祭祀蔡伦。

  这里的农民为什么会演“军队戏”?

  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

  普查人员在临猗县角杯乡吉家营村看到,由本村农民世代相袭的故事戏(又称地台戏),所有的戏目都是“武戏”,如《敬德访白袍》、《破方腊》、《压关楼》等,而且自古以来只传男不传女,若无儿子则传外甥,更奇怪的是只许在本村流传,绝不能外出表演,以致其长期不被外人所知。

  答案也许就在普查中发现的两个老剧本之中。据参与普查的山西大学姚宝瑄教授说,这两个剧本是抄在背面有“军屯”字样的账本上的,仔细研校其中文字,发现提到最晚的时间是“康熙年”。而据史载,山西等地在明代曾实行军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请有关文物专家对这两个账本的质地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属明代之物。

  那么,如果这些剧本或者地台戏与当时军屯的军队有关,是否说明当时军屯人员的后代继承了这些剧种的同时,也秉承了自娱自乐、不许外出表演的类似军队纪律的习俗呢?还不得而知。如果能够得到进一步佐证,一位参与普查的专家认为“这可能将是21世纪中国戏曲领域内的一个惊人发现”。

  除了煤,山西还“藏”着什么

  11月3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赵中悦在保护中心简陋的办公室里,指着墙上大屏幕上显示的一项项数据、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告诉记者,在他们自建的这个数据库中,可以任意查询所有的项目,点开绝大多数项目后的链接,还能看到该项目的照片或录像,立体地展示出项目的全貌。

  目前,有20余万条线索、8万余条信息、135个重大项目及8.8万传承人、21万余张图片、3000多个小时的视频资料,正源源不断不断地输入这个数据库。

  从2006年开始的普查使山西一批散佚民间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浮出水面,不少可以称之为重大发现。除了临猗故事戏,蒋村苎麻造纸技艺,还有许多珍贵的发现:妈祖信仰一向分布在沿海,但这次普查却在晋中的太谷县发现了妈祖庙和妈祖信仰习俗,这充分反映了晋商足迹之远和妈祖信仰流传的广泛;传统手工制针技艺早已衰落,几近失传,大同市普查中发现了一位身怀祖传制针绝技的老人,他制作的针分多种形制和用途,医用效果奇佳;临汾市乡宁县发现的对珍稀物种——翅果油树进行加工提炼的技术,因其采用特殊的传统熬制技艺,成为独一无二的珍贵项目;独具特色的襄汾四句秧歌剧,因通俗易懂、唱调简单而在民间长期流传……

  关于下一步,赵中悦表示将就普查获得的线索作进一步调查,对于有重大价值的线索和项目,将积极推动其申报国家和省级保护名录,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姚宝瑄教授用了一句话进行总结:“这次普查的发现,再次为山西中华文明发源地的历史地位提供了更加详实的证据。”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谢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