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收藏文化”也要打假

2009-11-19 11:41:11 赵柒斤

  收藏本是风雅之事,其中亦可牟利,但毕竟是有档次的活。古人所言的“逸情高雅”四个字,就道尽了收藏之道。

  然而,当收藏成为大众行为、藏品成为中国特有的“把玩文化”时,估且不提藏品市场鱼龙混杂、造假贩假屡禁不绝,单就媒体刊发的一篇篇“收藏文字”就值得警惕,就应该“打假”。每次看到一些玩文字游戏的人甚至“文抄公”又转手“倒卖”指导收藏、鉴别藏品的“科普文章”,我就像吃下一只苍蝇般难受。甚至觉得这些断章取义、东拼西凑的文字比贩卖古董还要坑人。

  由于我看书特别“花心”,什么类型的书逮着顺眼的都要看。床头就摆了几本收藏和养花的书籍,闲暇时就“请”出翻翻。看多了,便发现一些纸质媒体上蹩脚的收藏文章原来就是出自于此。更有一些抄袭或拼凑者还以拍卖师、收藏家的名义在媒介的收藏市场“指点江山”,“指导”我这样的“门外人”如何辨别如何赏玩如何收藏,真是滑稽可笑。每每看到这些,我都气得咬牙切齿,真狠不得上前狠揍那些无耻的“收藏文化”造假者一顿。

  翻看收藏类闲书、杂志,除了能“抓小偷”外,还让我感到,收藏文化跟我收集起来纯粹用来玩的古钱币、邮票、信封、石头等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专业收藏人士,无论是现实主义收藏者,还是陶冶情操的收藏家,他们“玩”古物、古董的方式方法,我们并非都能轻而易举学到家。仅用手来玩藏品,就包涵诸多门道,也非一时半会就能成一个“古玩家”。大收藏家们的忠告可以说明,把藏品玩得有滋有味,不仅需要艺术化的形象思维、屡战屡败的经历,还要有扎实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地理文化等功底,否则表达出来的“收藏文化”既没有内在生命活力,又误人误己。

  诚然,正如收藏家们所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屡经动荡,文化遭受毁灭性的破裂,而我们的古物存储凝结前人的思想意识、生命图景以及经验智慧。“收藏热”的兴起,的确有助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但我固执地认为,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挖掘和创新,不是搞变相加工和“二手倒卖”。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谢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