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绝世 光彩照人——张大千白描画稿赏鉴
2009-12-08 21:45:13 徐建融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130001张大千画稿
130001张大千画稿1
大千先生的白描画稿,我陆续地见过不少,除了未完成的创作,大都属于粉本的性质,作为自己创作的准备,更为门人提供学习的范本。他在《画说》中曾专门强调中国画的学习要从人物线描的勾勒入手,可见其对此的重视。所以,他的不少弟子,手头都有数量不等的类似作品。但像这样如此之多、之精的拥有,大小计三十余件,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所谓“寡人有疾”,乃是人之常情,女弟子在这方面沾了更多的恩泽,完全可以理解。这批作品,在我看来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当时的价格,我已做好了把它拿下来的准备,只是本着先公后私的原则等了一等,结果便失之交臂,是我毕生的憾事。但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尽管它已为他人之物,我还是愿意为之作推扬,把它的价值阐发出来,不仅可供同好认识大千先生时有一个新视角的借鉴,更可以作为弘扬传统先进文化、推动中国画科学发展的一个参考。
一、 古法的发微
中国画以“六法”为标准,作为古法的“六法”,属于“画之本法”;但从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文人画风起以后,“六法”的古法完全已经被摒弃,尽管人们还打着“六法”的旗号,但这个“六法”已经完全不是“画之本法”的古法,结果也就导致了如大千先生所说的自晋唐宋元而明清的中国画史,简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活力的衰退史”!有赖于大千先生力排众议地西渡流沙、面壁敦煌,才把这一古法重新发微到我们面前。而这批画稿,作于1944年前后,正是存亡继绝、继往开来的最好材料,使我们对于针对晋唐人物画创作的“六法”有了真正的了解。“六法”的依据在于“传移模写”,核心在于“应物象形”,最有效的手段在于“骨法用笔”。当时的任何创作,都有一个参考的白描粉本,而不是随心所欲地放笔涂抹。这个粉本或是惨淡经营、九朽一罢,自己构思出来的,或是摹仿、沿用前人的经典图式。把粉本小样放大了创作,叫“传移”,依小样拷贝后创作,叫“模写”,相当于工程建设的按图施工。但在传模的过程中,根据创作的实际幅面作按排、点景布置上的调整或增删,这就是“经营位置”。按照小样上颜色的分类标记,如衣服用“工(红)”、裙子用“彐(绿)”、帽子用“水田(墨)”等平涂上色,就是“随类附彩”。史载吴道子画壁,勾好线条后即离去,由弟子布色完成,弟子们就是按照小样上的分类来施工的。有些小样上没有赋色的分类标记,如《朝元仙仗图》等,则可由高明的画师在旁边作口头上的指导,王维画壁时每指导工人布色,应该就是这种情况。当画家完成了“随类赋彩”,观者便可以“随色象类”。比如说,甲乙两位人物的形象是纠缠在一起的,没有赋彩之前,线描纠结缭乱,很难分辨这条手臂、这条天衣是甲的还是乙的;赋彩之后,形象的关系便一目了然。包括大千先生在敦煌时临摹壁画,窥破了古法的奥秘实际上是常识,也常使用这一方法,起稿、定稿由他本人勾线,平涂颜色则由弟子、画工承担,为此,他还专程到塔尔寺中请了三位藏族画工帮忙。其中一位夏吾才郎,1986年时我还上门拜访过他,不知今天还在世否?这一条古法,后来不仅为“水墨为上”所颠覆,更被许多学问高深的学者弄得莫名其妙,什么“类色”、“相色”等等。试想,当年晋唐那些承担上色工作的画工,有些还是10来岁的孩子,没有什么学问,地位卑下,哪里会有什么“类色”、“相色”的概念?高手大家起稿时的勾线,其变通调整,尚且离不开按图施工的依据,在他们,当然更只能老老实实地“随类赋彩”了。这批画稿中的有些作品,上面所标记的赋色分类,无疑正是解读“随类赋彩”古法的最有力证据。实际创作的人物形象,需要比粉本的刻画更生动、更精妙,达到“形神兼备,物我交融”,这就是“应物象形”,而绝不仅止于再现客观的真实。但如何达到这一效果呢?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精妙的笔线,如张彦远所说:“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这就是“骨法用笔”。当一位画家,根据粉本小样,用精妙的笔线,勾勒出了生动的形象,在构图上对粉本作了必要的调整,在赋色上完全遵从粉本的分类标记,这幅作品便达到了“气韵生动”的境界。
显然,从大千先生的这批画稿,完整地揭示了古典人物画法雍容端丽、辉煌灿烂的艺术境界。
二、 骨法的巅峰
“中国画以线造型”,这是人们熟知的一个常识。但这个常识中的线,包括了后来文人写意中的点垛,被认为点是线的缩短,面是线的扩大,这就使点、线、面的界限完全混淆了。我在这里所讲的线,是指区别于点和面的线,它就是“骨法用笔”,所以又称骨线、骨法。根据这一线的概念,只有中国的人物画才是以线造型的,而山水、花鸟画则不是。为什么呢?因为,通过骨线的轻重、疾徐、粗细、长短、提按、转折的运行,疏密、聚散、平行、交叉、斜直、曲屈的组织,足以把任何形象的质感、量感、运动感、精神性,全部地完美表达出来,所以,不依赖色彩赋染的白描,既是粉本的形式,也可以作为创作的形式。而山水、花鸟画,白描只能作为粉本的形式,创作、尤其是大幅面的创作,又有谁见过白描的形式?山水林木的形象,它的轮廓固然可以用白描勾勒,但它的体面、质感等等,离开了皴擦、渲染的配合是根本表现不出来的。花鸟的形象,限制了它的轮廓,线描必定是短促而琐碎的,白描用于小幅的创作尚可,用于大幅的创作必然给人眼花缭乱之感。所以,以线造型的中国画,其线描骨法的成就,事实上仅限于晋唐人物画,那种挥霍磊落,八面生动的意气风发,真令人有观止之叹。宋以后,就是以白描著称的李公麟,其细弱的文质彬彬,也无复“大手笔”的气象;周文矩的所谓“战笔”,根本上是因为他拉不出长线条了,所以才用屈曲的形态作了藏拙的处理。这就像长跑5000米,跑长线,我们不知要比王军霞落后多少,而2米一折,3米一回地跑5000米,王军霞不见得能超前我们多少。元明清以后的人物线描,当然更不用提了。所以,当年叶恭绰先生有慨于中国人物画的衰微,希望大千先生从改七芗、费丹旭入手来振兴之,但改费那种失去了骨法的线描,又怎么担当得起振兴中国人物画的大任呢?对线描骨法的真正认识,是大千先生从敦煌壁画中取得的真经。这批白描稿,正是他敦煌归来以后的手笔,其艺术的价值,正在于经过1000年的萎靡之后,重新把我们对于线描审美的认识引上了晋唐巅峰的高华。他曾自述面壁敦煌的体会,最深刻的便在于对骨线、尤其是长线条的 挥洒如意,劲秀绝伦,足以反拨画坛的“小巧作风变为伟大”、“苟简之风变为精密”。而这批画稿的线描,衣袍的飘逸健拔,髯须的潇洒精彩,手指的饱满圆润,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端庄杂流丽,刚健寓婀娜,如无声的黄钟大吕,完全是不限长壁大轴而可以出奇无穷的。史载吴道子线描精绝,所以他的弟子在布色时,生怕使用厚重的色彩会掩盖它的风神,便敷之以淡彩。就领略大千先生线描的精诣而言,这批不施丹青的白描画稿之价值,我认为也是在他的设色、尤其是重彩画之上的。它不只是典藏界的绝品,更是学术界、艺术界的瑰宝。
大风起,云飞扬。今天,中国正进入到一个伟大的崛起时代。伟大的时代,需要典藏界、学术界、艺术界共同弘扬伟大的艺术风华,才能实现科学的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谢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