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观点综合——观点集萃

2009-12-10 10:38:00 未知

  藏族题材缘何不衰

  徐红梅在《美术创作:藏族题材缘何不衰?》(《人民日报》12月7日)一文中认为:博大宽广的青藏高原不仅给予了新中国美术以创作素材,还为解决新中国美术发展内在的艺术需求提供了新的可能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中国画的尝试、油画等外来美术样式的民族化、新时期对艺术形式的追求和对沉雄博大的汉唐雄风的呼唤……美术家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发掘着时代心声和属于自己又归于民族的绘画语言。数十年来中国美术面对的一系列学术问题依托藏族题材创作依次展开。无论是古典主义的回归,还是现代主义的探索,雪域高原都给予了美术家富有个性的支持。藏族题材之热,热在得天时、地利、人和,因而得以开时代新风、创艺术经典、助艺术前行。这对于那些曾经风云一时的画派如何重振雄风,甚至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创作和整个中国美术界来说,都有启示意义:大自然和生活是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民族情怀是艺术创作强大的动力,艺术传统是艺术创新的根基,借鉴与融合是艺术发展的活力,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是艺术家的必备素质。

  中国当代艺术新思潮

  王端廷在《超民族主义:中国当代艺术新思潮》(雅昌艺术网12月3日)一文中认为:“超民族主义”就是英文的Transnationalism,这个英文单词也可以译为“跨民族主义”,它的同义词是“世界主义”和“国际主义”。“超民族主义”是对“民族主义”的跨越和超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中国当代艺术也处在日新月异的嬗变之中。在经历了以思想启蒙、观念更新为主旨的“85新潮”美术运动,尤其是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家迅速摆脱了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表面形式的模仿,一步一步走到了与西方艺术家平起平坐、独立创造的新阶段。在艺术语言不断完善、艺术风格日益丰富的同时,中国当代艺术在精神内涵的表达上也在不断向新的深度和高度迈进。透过纷繁诡谲、林林总总的艺术创作现象,中国当代艺术在价值取向上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出一种崭新的倾向,这就是虽不十分张扬但却极为强劲的“超民族主义”思潮。超民族主义艺术意味着在艺术家个人与世界之间再也没有中介群体,意味着个人的独立和相互之间的平等,它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鼓励个人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同时标榜人类文化价值的一体性。可以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可逆转,中国人会越来越普遍、自觉地认同超民族主义文化价值观。我认为,超民族主义是人类文明的未来。

  教师应该有一种道义

  谭天在《有什么可以替代当下的艺术教育制度?》(《批评家》2009年12月)一文中认为:在没有一个新的东西可以替代现在的教育制度的情况下,要改变这个教育制度,也只能循序渐进地改变。对教育制度改变的关键,不是寄希望于那些教育官僚者,也不要责怪扩招带来的学生素质的下降,更主要的责任在中间这一层——执行教育的教育者,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身上。教师应该有一种道义,既要有一种勇于向上提出意见、坚持正确教育理念的勇气,也要有爱护学生、对学生尽职尽责的情怀。如果教师坚持这样去做,在这种大的现代化制度下,追寻中国科举和私塾中间的某些合理因素,重新找回“师道”“责任”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或许,中国的艺术教育才会真正有希望。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