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田:面对数字化,我们不缺图片,缺的是展览
2009-12-10 15:13:12 未知
2009年的PIP设有150个展览、来自46个国家、1232位摄影师的两万幅作品在九大展场展出。国外展览38个、其中个展18个、策展9个、来自国外的机构有11个、院校43所。2009的PIP是历届中规格最高的一次。
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造了心境
艺报:今年着重策划了哪些展览?
张国田:今年的平遥大展推出了中国行为艺术30年、独立电影10年、80年代摄影群体、观念摄影10年、四月影会文献展等展览。把广泛的信息投射在被明确定义和框架的图片中,以全球为跨度,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世界各地的作品,构建新的知识图景。尤其对棉织厂展区进行了独特的策划。面对数字化,我们不缺图片,缺的是展览。
艺报:今年的主题是“生命与梦想”,那您自己对于此次摄影节抱有什么样的期望?
张国田:将国内外的好作品都用好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来满足艺术家和摄影展的需求。今年采取市场化运作,意在培养这样的团队服务大家。
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展厅原貌。比如一个展厅的屋顶漏了,我们索性把屋顶揭掉;把封闭的院墙打开变成广场。在这样的展厅里看展览,人的心境和感受有了从未有过的愉悦,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造了心境。
艺报:2009年的PIP的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张国田:国际摄影潮流风向标的美国纽约光圈基金会首次来到平遥,是中国摄影界乃至世界摄影界的重大事件。
艺报:此次主推策展人与国内摄影师“面对面”,初衷是推广中国摄影师?
张国田:“面对面” 是为国内摄影师走出去搭建一个平台。变被动为主动,有机会让大师指导作品,也可能把他们的作品带到国外去。
要改变两个观念
艺报:PIP已经进行8届了,以后的路该如何走,可能是很重要的话题,您有什么设想?
张国田:每次PIP准备一年,只展7天,这样太浪费了,希望以后这里形成固定的展览场所,持续办展览。平遥政府已经决定将柴油机厂、棉织厂艺术中心作为永久展览厅,这些决策都是有战略意义的。明年是PIP十周年,欢迎更多的艺术家来建言献策。
艺报:手机摄影展已经做了5届,创办这样一个活动的初衷是挖掘草根摄影?草根和大师有冲突吗?
张国田:没冲突。我们总是把艺术与大家拉得很遥远,其实艺术源于生活。每个人都可以记录生活,手机提供这样便捷的呈现。好多突发新闻事件,都是大众用手机拍摄的。互联网、手机等工具在今天让大众一样可以没有障碍地记录。
艺报:您从中国最大摄影活动组织者的角度来看,中国摄影的现状如何?
张国田:需要改变两个观念。随着传统摄影向数字摄影发展,我们的思想没改变。过去展览都很呆板,适应不了时代对影像的新要求,照片的展览形式可以用投影、电视等多媒体工具呈现,要有时代感。还有就是策展人水平要提升。以前策展找几个朋友就可以做,欠缺学术性和严肃性。PIP十年是见证了国内外技术革命和观念革命的十年。
艺报:您觉得PIP对中国摄影人的意义何在?
张国田:PIP对中国摄影人和国际间的交流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过去作品比较单一,也没有策展,现在展览越来越成熟,国外也在学习我们的经验。
艺报:用一座城市来承载一个摄影节的构想最初来源于什么?
张国田:来源于摄影人对摄影本身的向往。最初是法国摄影师发现平遥并推荐的,当时参考了已经举办30多届的阿尔乐摄影展。平遥摄影节的魅力就在于古城背景下的新的视觉感受。
艺报:平遥摄影节对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张国田:我们接受的最大挑战就是对于未知的不断创新。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