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年展:如何在专业与大众中穿插?
2009-12-16 09:26:22 杨青
读书月刚过,深圳人又迎来了创意十二月。相对于读书月的普及性、包容度以及读者参与度来说,创意与设计好像是一个离普通市民相对遥远的话题。尤其是两年一度的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不管是展览本身,还是参与其中的音乐、舞蹈等,都前卫得一塌糊涂。很多市民就算鼓起勇气去看,也看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对于双年展,深圳市民的参与度与亲近感远远无法与读书月相比。以至于一些圈内人有点着急,觉得在家门口摆好了文化大餐诚心诚意请大家享用,不仅光顾者寥寥,甚至好多人连这份诚意也感受不到。
隔膜一直是市民与这个展览之间的鸿沟,也是双年展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从三届策展人的变化可以看出这一努力,第一届双年展的策展人是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张永和,第二届请来了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马清运,本届则由深圳大学毕业、有深圳生活经验的策展人欧宁担纲。
第一届双年展是2005年由规划局推动、市政府主办的,在策展界反响很好,《世界日报》评论这个展览是中国最好的,洪晃评价“这是最牛的、能够提出问题的展览”,但这个先锋展览并没有被深圳市民很好地消化。第二届双年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由于太强调艺术性、新概念,媒体报道阵势不小,但市民对展览的了解和参与度并不强。
本届双年展的主题是“城市动员”,要“让专业展览办得大众化,让更多市民参与其中”。从第一届的“城市开门”到第二届的“城市再生”,再到这届以普通市民为主的“城市动员”,以先锋为标榜的双年展频频低首俯身,向市民挥动橄榄枝。不仅把主展场放在市民广场及周边地区,还把分展场设在深圳湾大街和益田假日广场,以整个城市作为一个组合的展场。
亲近市民、放低姿态,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一直循着这样的路线演变。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双年展的艺术先锋性在通俗化的进程中如何保存?
先锋与通俗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双年展既要保持专业水准,又能让大众亲近参与,这对策展人和参与的艺术家都是一道难题。
深圳不乏市民参与度很广的文化活动,像刚刚结束的读书月读书论坛,还有举办了四年的市民文化大讲堂。这些活动从一开始就面向普通市民,不管是选题也好、请的嘉宾也罢,都顾及到市民的喜好和接受能力。但这些活动也存在着升级的问题,今年的读书论坛嘉宾陈平原就提出要把读书论坛办得再专业化一点,不要怕观众听不懂,只要来听就是收获。而一些听众也提出,论坛的深度不够,听着不过瘾。
读书论坛一直是大众参与性很强的活动,要求更专业化一些,是自身发展的需求。而建筑双年展本身的专业程度较高,它对这个城市的影响和渗透是缓慢的,需要一个过程。向民众靠拢、放低姿态固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决不可以为了迁就民众而放弃自身的专业水准。这个展览最重要的就是它的专业性和先锋性,如果没有专业保证,肯定吸引不到国内外优秀的建筑师、设计师来参展,也无法确立在国内甚至国际上的地位。
双年展考虑市民的需求和水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更需要花力气的还在于展览的推广。着力点应该放在怎么让观众去读,而不是关心观众能读懂多少。如果一味强调市民的参与度与认知度,失去了它的专业性和先锋色彩,到头来有可能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潘慧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