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看展览,文化过年新时尚

2010-02-24 09:00:14 天颖

——春节期间各地展览精彩纷呈

  随着博物馆、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加强,文化消费多元化趋势日显,如今,走进美术馆、博物馆攫取“精神食粮”已成为老百姓过年的新时尚。从中国美术馆的“中国年画大展”“情境书法展”,到辽宁博物馆的“清宫散佚书画国宝特展”“华彩若英——中国古代缂丝刺绣精品展”,再到四川省博物院的“东汉画像砖主题展”“清代绵竹年画展”……在传统幽雅的氛围中,艺术在怡情养性、滋养心灵之外,还给春节假期增加了特殊的口味。

  京城百姓博物馆里过新年

  春节期间,北京市覆盖了全市18个区县的54家博物馆、美术馆推出了100余项文化活动,其中包括首都博物馆的“虎跃千年”主题虎文化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年画大展”、民俗博物馆的“十二生肖话民俗——虎年生肖展”、自然博物馆的“达尔文展”、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年俗文化讲座”等,异彩纷呈的文化盛宴让京城百姓的“文化年”过得如火如荼。

  以“虎”为主题的特色展览广受游客青睐。首都博物馆举办的“虎跃千年”文化展汇集了9家博物馆的珍贵文物,让市民大饱眼福。65岁的退休老人沈慧泉对博物馆情有独钟,能在博物馆里逛一整天对他来说是种享受。首都博物馆免费开放后,这里就成了他茶余饭后的散步宝地:“现代人光吃饱了穿暖了还不够,应该更追求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一个人活到老就应当学到老。”

  此外,多家博物馆还在春节期间特别搭建了体验平台,邀请民间艺人秀绝活。面人儿、手工编织的各式工艺品、年画、对联等琳琅满目。首都博物馆内现场泥塑、彩绘京剧脸谱和画漫画的摊位更是从早到晚都围满了兴致盎然的游客。庙会搬进了室内,没有了凛凛寒风,让京城百姓品年味儿的过程也多了几分从容。

  沪上名家力作庆新春

  2月12日至3月2日,“2010上海版画作品年度精选展”在上海图书馆展出,汇集了40位老中青版画艺术家的40余幅版画作品,成为当代上海版画发展的一个缩影。本次展览吸引了诸多版画家的积极参与,97岁高龄的版画艺术家杨可扬向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捐献了创作于1983年的《新年》,画面中,白雪皑皑的冬季美景与火红的鞭炮,烘托出农历新年的喜庆气氛。杨涵的《古柏》、《沙漠绿洲》首次展示于公众面前,张嵩祖参展的肖像木刻传神地刻画了 “中国之莺”周小燕教授歌唱时的激昂神情,得到周小燕本人的肯定与赞许,并亲笔题签。

  由上海市文联和上海美协主办的“虎虎生威迎世博”画展在春节期间在上海美术馆举行,邀请了长三角地区的画家参展,其中既有施大畏、丁筱芳、毛国伦、何曦等沪上名家,也有何业琦、袁峰等苏浙画虎高手,80余件作品幅幅风格不同。上海中国画院初一起开展的“2010年迎春画展”展出了90多件作品,老画家徐昌酩的《虎》、韩硕的《共住地球村》等,勾勒出欢乐祥和的新年景象。

  江苏文化场馆展示多面“虎”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在虎年春节前落成是江苏文化界的一大喜事,因此,到这里免费看画展,也是江苏人春节期间的一大雅事。江苏省美术馆今年精心准备了3个展览,包括“走向辉煌——革命征程·江苏新貌作品展”“大师大家——新金陵画派暨江苏书画名家作品展”和“传世经典——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藏品展”。

  同时,江苏省各大文化场馆还以“虎”为主题,组织了多场艺术展,受到市民欢迎。

  虎年看虎,“2010盛世虎——南京博物院藏虎文物精品展”春节期间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馆展出。76件(组)文物中,既有翁同龢、张善孖等人的书画作品,又有武松打虎年画、皮影虎、虎钮印章、玉虎、虎头铜铃、虎纹铜镜等。涵括玉、石、青铜、陶瓷、书画、年画、织绣等门类,年代迄于商周。

  虎年说虎,南通博物苑除举办“百虎迎春——郁瑞麟先生画虎作品展”外,还推出了“虎年说虎——虎文化及虎的科普知识展”,并在正月初一至初六期间举办了以各种动物为谜底的有奖猜谜活动,现场为幸运观众题写虎年吉祥语。此外,南京图书馆为读者准备了八大项17个小项的活动,包括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展、迎春猜谜、名家讲座、经典诵读、陶风读书会等。

  广东展览“动静结合”

  广州艺术博物院的新春展览可谓“动静结合”,除“丁衍庸艺术回顾展”“生命的光辉——赖少其晚年艺术精品展”“院藏中国扇面书画展”等13个展览外,还打造了一个“艺术情人节”。大年初一当天,该院再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典结婚照拍摄场景,让观众在其中互动拍摄,回到特定经典的时光共享甜蜜。

  同期,广东省美术馆的“大地·生灵——方楚雄的世界”工笔花鸟展,中山市博物馆的“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暨珍稀动物展”、中山美术馆的“寸草心——李锡武捐赠作品展”等展览也吸引了数万名游客。

  这些新春展览多结合虎年特色和各地民俗,精选了大量精品名作,并努力创造能与观众互动的平台,为节日营造出祥和、喜庆的氛围。与民间庙会多方打擂、力求出新的局面相比,看展览这种以静制动的文化消费方式或许仍有自身的局限性,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自觉地走进展馆,把这种文化时尚形成为文化习惯,恐怕是在一派祥和之外,展览策划者、文化管理者更应思索的问题。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苏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