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风景的力量——李孟军的风景画

2010-03-17 14:09:47 尚飞

  第一次见到李孟军的作品是2005年在中国美术馆。在正在展出的“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的展厅中,见到了他的作品《秋天的风景—向日葵》。此次展览是继1998年第一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之后,中国油画学会和中国画研究院以及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联合推出的。中国美术馆展出了全国各地295名画家创作的349幅艺术作品。后来听说这批作品是从全国5000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在看到了他的这幅《秋天的风景—向日葵》后,我怦然心动。画面中铺洒而下的阳光和挺立于阳光下的几丛向日葵在我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2006年,我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精神与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中见到他的油画作品《秋天的声音》。站在他的这幅作品前,我受到的震撼超出了我的观画经验。我们在北方秋季常见的景物经过李孟军的画笔,变成了一幅永恒的画面。表现秋天景色的作品在古今中外的油画作品中十分常见,但李孟军采取的创作方法和他对秋天景色的处理,无疑是独特的。后来,经朋友介绍,我拜访了他在东营艺术区的工作室。当我看到他近期所创作的一幅幅作品时,我认为我有理由更深入的了解这个独特的艺术家。
  中国油画发展到当下,写实油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中国油画的主流。写实油画的发展,离不开众多在当代艺术大潮中坚守具象绘画画家们的坚持。写实油画如此众多的作者群造就了众多收藏群和广泛的读者群。中国的写实油画有着多种创作方法和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而李孟军所创作的这一系列风景作品又为当代中国写实油画提供了一个新的语言模式。他在风景画创作中的探索又为中国当代风景画开拓了新的创作领域。
  使风景这种传统的绘画题材在中国当代艺术大潮中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明确写实油画的当代境遇,是李孟军在近期创作中的追求和探索。他曾对风景画创作有深刻的思考。他说:“从古至今,优秀的风景画(包括中国山水画)都是艺术家的精神与大自然充分交流、高度协调的产物。风景画的风格是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逐渐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是自然的。艺术家应充分与自然接触,才能找到与大自然交流的方法。风景油画的创作应在这种交流中产生风格,而不是臆造。风景画的当代性,应是由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来定义。”大自然中山川景物及其四季变化,是历代风景画家表现的题材,这个主题不会改变。但时代不同,赋于风景画的感情色彩也具有了时代性。另外,不同时代,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改变也是不同的。比如当今人类工业化进程中,对自然的破坏以及当代城市化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的疏离感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风景画创作中应该关注的。我们关注中国风景画创作和写实油画的当代性,应该有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家自己的认识。因为,艺术的当代性关键在于如何表现当代的生活,这是形成艺术当代性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如果单纯从西方当代艺术尤其是观念绘画的角度,来评价我们中国的当代绘画,特别是同传统因素密不可分的写实油画和创作题材相对传统的风景油画的创作。艺术作品是否具有当代性,应有我们自己的主张。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艺术素质和不同感受的画家笔下传达的意境和情趣各有所异。所以,创作出来的作品就各具风格。看李孟军创作的一系列风景作品,我能感觉到他在艺术实践中,在同大自然对话中所取得的感悟。自然中的风景本身不具备丰富的精神和情感,也不具备当代性,李孟军正是感受到了风景的精神,并用当代艺术家的绘画语言去表现这种精神,才使他的风景作品具有当代的精神和品格。
  李孟军所创作的风景画,题材大多是选取了北方秋季的风景。他所表现的大地通常是在夕阳下和朝霞中。特别是在金色阳光照耀下的玉米地和一丛丛果实丰满的向日葵是他近期作品的主题。在强烈光线的照耀下,大地所呈现的壮美,我相信是打动他的主要因素。我还注意到,在他创作的风景画中,从未出现过一个人物。但是人类活动加之于自然的种种痕迹都历历在目。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是他作品中隐含的另一主题。仔细阅读他的作品,我还发现他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一遍一遍有条理的描绘和刻画,表达出他内心中隐含着的对古老时空及古老声音的追诉。
  苏珊·桑塔格在写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文章的开篇中说:“对我们这个时代进行了极其严肃的思考,总免不了要与那种无家可归感抗争。当你内心的精神要求与你生活的时代格格不入的时候,也只好从众多的他者中寻找自我的归属感。”看李孟军的作品。不难看出我们时代大多数人一样存在着对自我归属感的缺失。这也可以使我理解了他从探索十年的表现主义画风转变为写实风格的风景画创作的心路历程。这其中,从风景画创作中获取力量,我想应是他同时代抗争的心理需求。看他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他自始至终享受着绘画游戏的快乐和对于精妙而神秘的自然中细微世界抽象秩序发现的兴奋感。这种快感来自于对真实的具象局部“非真实”抽象的幻化般的渐次、递进的刻画。他把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以及个人情感倾注在每个细小的局部上。他的作品在写实的定义上,不属于“照相写实主义”也不属于“超级写实主义”,好象也不能定义为完全的现实主义,他的写实方法是独特的。但这与他所想表达的精神内涵相比,技巧并不十分重要。我认为他在通过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来消减我们当代人面对大自然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广泛的疏离感,从而摆脱那种所谓的无家可归感。这正是他所创作的风景中内含着的力量所在。
  对李孟军的绘画作以上文化涵意的分析,我们或许应该从他的画面中找出答案。记得在谈到他的画面时,他说:“我希望我作品的画面是纯粹的,是精致的。而我在创作过程的态度是诚挚的。”在他的作品中,他刻意强调了玉米地和向日葵在强光下形成的光斑,并着重注意了这些光斑在微风吹动下的运动方式。他在创作中,努力追求传统油画技法同个人绘画习惯的完美结合。他刻意淡化东方和西方,而是在创作中专注于在画布上表现光、形、色营造的氛围。而他所选择的这两个系列的题材为这种氛围的切入提供了可能。他努力突破光线在绘画语言上的传统意义,赋予这两种在北方极其常见的景色以全新的意义。在创作这一系列作品中,他追求的是传统与当代,心灵与自然相融的最高境界。
  在众多艺术家观点中,将对自然的直觉体验转化为艺术,并不局限于表象形式,同样也可以籍由抽象形式表达,其决定因素是真实经验所诱发的感情深度。对于李孟军而言,他的绘画语言追求抽象性和客观性的和谐综合,抽象呈现经常提供给他寻求表达最接近真理的方法。他认为客观的再现现实并不会影响画面抽象因素的存在,一幅好作品的抽象因素应隐藏在表象之下。李孟军近期创作的大幅风景画中,除精确的刻画景物的细节,更强调了画面的抽象框架,并敏感的注意到了大自然浑然天成的抽象性质。透过深刻的直觉与抽象表达能力的结合,李孟军在他的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几何形同天然图形完美结合的样式库。他的画面中,充满了秋季所特有的几何、天然和流畅的图形,这些图形是自然形成的。当收获后的玉米地和成熟的向日葵在各种色调的大地的衬托下,自由横陈,相互叠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这种形状的个性特征常常在创作过程中被弱化甚至被忽略。李孟军正是发现了这种形与形之间抽象结和它所表现出的美感。才使他在创作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特有的创作方法。他和助手们借助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把微小的局部准确的记录到画布上,这一工作过程需要创作者具有强大的抑制力。但这种方法准确保留了自然中形成的各种有个性的形状。为了在创作的每一个步骤中不使这些个性消减,所付出的工作量是巨大的。通过对画面各种抽象因素的处理,同时利用对壮观的大地及强烈光线的处理,增加了画面抽象结构的层次。对光影在画面的合理摆布也使他所创造的画面充满了节奏感和复杂的音乐因素。我想这一切也源于他对音乐的爱好,特别是对古典音乐的热衷和深刻体会。
  近几年,李孟军的作品多次在国内重大展览中露面,并获得好评,他的创作探索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首先,我们关注他选择的题材。他曾解释自己的这种选择说:“平凡的风景中蕴含着的巨大视觉能量,需要我们去发现,进而用自己的方法去表现。”他所选择的主题,无论是同大地浑然一体的玉米地,还是挺立在阳光下的向日葵,都传达着一种永恒的壮美。听他讲过,之所以对这类题材如此迷恋,源于他少年时期农村生活的经历。在那些时光中,少年的他在冀中平原的青纱帐中奔跑、游戏;秋季帮助大人们收秋;冬季对着静默、冷寂的大地发呆。虽然后来随父母到城市里生活,但心中无法挥散的土地情结一直伴随着他。在他的作品中对大地的表现如此充盈,如此深沉。大量暖色的运用,使收获后的大地显出浓烈的氛围。这种浓烈气氛又使他的作品具有深远的“历史感”。这种“历史感”包含了他向主题挖掘过程中对人、自然、大地的思考。在技法运用上,他突破了常见的写实方法,建立起了自己一套完整的写实方法。尤其是对细节的处理,更具有独特的个人价值。对一些精彩局部的不断放大而创作出新的作品,也使他的这套工作方法具有了“当代性”。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图像世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艺术家要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会遇到各种挑战。中国当代风景画更是要在传统模式和现代图像中寻找自身的发展空间。我相信李孟军将会继续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拓展风景画的当代空间。也相信他的不懈工作会为我们创作出更多更具精神震撼的作品。而他的作品也将证明他艺术创作和艺术探索的价值。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丁俊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